2012/11/24

Life of Pi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從奇幻看真實



前言:筆者繼續捨棄3D而觀賞預設版,電影中的特技效果、3D技術將被擱於一旁,主力探討情節問題。



Life of Pi 改篇自加拿大籍作家 Yann Martel 的同名小說,小說於 2001 年出版,翌年贏得以英語創作的文學獎 The Man Booker Prize for Fiction2011 年,金像導演李安於印度開始拍攝此電影,並先後取景於台灣及加拿大,定於2012 年上映,Life of Pi 成為李安的首齣 3D 鉅作。

Life of Pi 的主角Pi,出生於印度,父親開設一間動物園。他自小對宗教擁有濃烈的興趣,同時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回教。有一天,父親決定全家移居至加拿大。他們一家四口攜帶動物園的動物一同乘船出發,在菲律賓附近遇上了風暴。Pi 與斑馬、紅毛猩猩、鬣狗與孟加拉虎最後同坐於一艘救生艇,首三隻動物先後離開,剩下 Pi 與孟加拉虎 Richard Parker 一同生活於海中。經歷了227天的漂流,最終漂至墨西哥,成功獲救。



奇幻故事

Life of Pi 打著「奇幻」的旗號,中文海報甚至以「奇幻,因相信而真實」作為宣傳口號。作為一齣海上歷奇的電影,Life of Pi 的情節並沒有太大的驚喜,與一般海難求生的故事無異。在寧靜的夜空下,整片海洋被水母染得螢光;在漂流時再遇上風暴,被吹走求生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希望下見到遠處的大船,卻看見它愈駛愈遠,心中絕望的感覺油然而生。

當然,相比其他海難後獨自求生,Pi 的遭遇更加坎坷,在求生艇中先後與鬣狗和孟加拉虎爭持。在電影中段,Pi 為了保命,每天要捉魚餵飽Richard Parker,免得自己成為牠的食物。

最後,Pi 亦成功訓練 Richard Parker,一人一虎在艇上共處。Pi的旅程很大程度因Richard Parker而變得奇幻,只是最後靠岸的時候,Richard Parker頭也不回地離開了Pi



真實故事

Life of Pi 一直播映至中後段,心中的感覺並不特別良好,暗忖若然這齣「神級」推介只著重於3D效果,未免有點名過於實。始終電影起初的說故事方式突兀非常,李安理應有更好的功力切入故事,而不需二名演員明刀明槍的對話為楔子。

不難相信電影的3D效果集中於Pi 登船之後,準備移居至加拿大至求生的部分,但電影的高潮並不是在Pi獲救以後頓時完結,而是在日本船公司的人探訪才正式開始。他們不相信Pi的奇幻故事,所以Pi只好再說出另一個相似的故事,只是這次故事中包含的不再是不同的動物,而是三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中的人。

那個作家聽罷兩個故事後,跟成年的Pi說的一番說話,把奇幻故事解開咒語,變回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Life of Pi 從此把層次昇華至另一個更高的層次,當然讓人了解以後流露無限的婉惜。

回想剛才漂流的片段,Pi 在夜空下在海中看見了媽媽的幻影,而沒有爸爸與哥哥,早已留了一條條伏線。這些未必顯著的伏線,在最後亦解釋得清楚。

當然,電影最著眼於的仍是Pi Richard Parker的對峙,最後的揭終留下了很多問號,讓觀眾思索。Pi 是他的本我,Richard Parker 是投射了邪惡因子的自己,整套電影其實是Pi的內心掙扎。Pi 對自己曾作的行為感到後悔,無法原諒,是故有一段長時間,Pi Richard Parker 相距一段距離,Pi 在自製的木伐上,而Richard Parker則留在救生艇中,甚至嘗試棄掉 Richard Parker 在海中。然而,Pi 臨崖勒馬。他沒有切斷他和Richard Parker的關聯,以一條繩子聯上木伐與求生艇,並不時回到求生艇上試探Richard Parker。他一方面害怕Richard Parker,一方面卻希望馴服牠。最後,在長期漂流,幾乎喪命的時候,Richard Parker被馴服,為Pi 帶來了一點力量,讓他成功登上墨西哥。登陸之後,Richard Parker 頭也不回的一刻,正式解放了Pi,他不再被過往的自己困住,選擇重新過自己的生活。

宗教在Life of Pi 亦佔有一點份量,Pi 愛好宗教,同時信奉三種宗教。在漂流的時候,Pi 遇上風浪,他叫Richard Parker看神的作為,但閃電忽爾裂天而降。Pi 發瘋地問神「為什麼要嚇Richard Parker?」,其實是他無力的天問「為什麼神要嚇我?」。推深一步,他問上帝為什麼容讓他有這樣的經歷,為什麼他在海上要幹了那一件讓他後悔的事。風浪平靜過後,他看著Richard Parker,但他顯然沒有從他同時信奉的宗教上得到什麼答案。



作家顏純鉤曾說「寫作的深度無非是社會性的深度、人性的深度、歷史的深度這些」,電影其實如是,而這次李安選擇了人性的深度,不是單以歷奇完結旅程。電影最後,Pi 問作家,他比較傾向那奇幻還是真實的故事。作家回答一句「前者」。意思甚豐的一條問題,值得細味。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