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5

《鼓動真我》(Whiplash):為了夢想,可以走到幾盡?


上一篇文章提起了早前的辛丹斯電影節,談過《戀戀小情歌》(God Help the Girl),這一次,則談另一齣正在上映的《鼓動真我》。《鼓動真我》挾著2014年辛丹斯電影節專業評審大獎、最受觀眾歡迎獎的名銜登錄香港,講述一個醉心爵士樂的鼓手Andrew(Miles Teller)與瘋狂的魔鬼指揮 Fletcher(J.K. Simmons)的相遇。
看完《鼓動真我》,很自然泛起一個疑問──這電影鼓舞嗎?有人贊成,覺得Andrew的百份百投入,讓人感動,也有人反對,覺得電影所說的並不勵志,而是幾近瘋狂。坦白而言,《鼓動真我》拍得熱血,即或不諳打鼓,只看著Andrew拼命揮動鼓棍,也使人熱血沸騰。稍為不同的是,這種熱血有別於一般勵志電影呈現的那種。若說平日的勵志電影像潤滑劑,讓人渾身是勁,暫忘眼前的不足攔阻,泛起努力向前奔向目的地的決心,《鼓動真我》則像brake,使人停一停,想一想,然後反思──究竟願意為夢想走到幾盡。
「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是去年大熱港產片《狂舞派》的宣傳口號。電影中,女主角阿花在跳舞比賽前受傷,無法下場,早就打定輸數,最後因著對手的鼓勵,終於以另一種方式落場。若然《狂舞派》叫人為夢想,打破框框,《鼓動真我》的導演Damien Chazelle則說得更徹底,正如他所說「很多電影講及音樂之喜悅,但我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情感:恐懼。」所以,戲中Andrew為了成為一個最出色的爵士樂鼓手,他走得十分盡──練鼓練得兩手流血、血濺鼓棍是小事;日夜練習,與女朋友分手是小事;為了坐穩樂隊正選,踩低對手是小事,但為了打鼓,撞車以後,血流披面的仍然要趕往比賽,完全失去理智,也就是大事,更荒謬的是,面對這樣的Andrew,Fletcher繼續讓他出場。結果,那一次,Andrew勉強上台,搞得一團糟,被踢出音樂學院。
放下打鼓,Andrew過回普通人的生活,開始做兼職,重新生活。一晚,他在酒吧重遇Fletcher──Fletcher因著他那瘋狂的地獄式訓練,同樣被學院踢走。Fletcher邀請Andrew為他新帶領的樂團擔任鼓手,雖然曾經交惡,但Andrew為了他最喜歡的鼓,還是重新走上舞台。
一直覺得Andrew喜歡打鼓的動機很不純粹,中間搭著一種表演的慾求──因著父親的失敗,從而看不過眼其他失敗的人和事,不惜努力將自己推上高位。然而,離開學院,仍願意為了打鼓而與Fletcher合作,動機單純得多。打鼓不再是一種追求名利的方法,更像一項無法放下的興趣。然而,這一次,Andrew的單純遇上依舊瘋狂Fletcher,卻較之前任何一幕,營造了更強的張力。
Fletcher是正是邪,直到完場的一刻,都沒有一個真實的判斷。然而,電影反覆地提到爵士樂傳奇Charlie Parker的經歷──他演出時的表現太糟,而被駐場鼓手用銅鈸摘向,被觀眾柴台,這種種卻激起他的自尊心。在瘋狂的練習後,終成為一個經典人物。而且,雖說Fletcher是別有用心的,但他的瘋狂是一貫,對著任何一個人、任何一隊樂團如是,沒有單單針對Andrew。更甚的是,他曾說一個經典不會因阻撓、幾句責罵而放棄,縱然手法不純,有點極端,他所做的卻與他的信念不謀而合。
《鼓動真我》贏口碑,是實至名歸──一場看似普通的樂團練習、音樂演出,落在導演手中,搖身一變,舞台化為擋台。Andrew與Fletcher一人拿著鼓棍,一人舉起雙手,彷若比武,一攻一守,一閃一避,一招虛,一招實,卻招招取命,看得觀眾屏息以待。又,電影打破了一向音樂電影的境界,沒有那種努力以後,得到成功的方程式,相反,道出了很多成功背後的艱辛,或是螢幕上,不太習慣的坦白。然而,看完電影,冷靜以後,總是不住的想,為了夢想,其實可以走到幾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