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31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走過浮華時代的寂寞





1925年,費茨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發表小說《大亨小傳》,以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藉著神秘富翁Jay GatsbyLeonardo DiCaprio飾)的傳奇故事,諷刺著當時社會紙醉金迷背後的虛偽,以及訴說「美國夢」(American dream)的幻滅。 小說初出版時,並不受歡迎,直至50年版再版時才受注目,後來更入選美國現代圖書公司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在導演Baz Luhrmann執導以前,《大亨小傳》先後四次拍成電影,包括在出版僅一年後被成默片,以及最為人熟悉由Jack Clayton執導的1974年版本。2012年,Baz Luhrmann再拍《大亨小傳》,推出3D版本,強調的是視覺觀感。Gatsby城堡派對的幾幕,拍得華麗,接連的房車載著一堆紅男綠女,在Gatsby的城堡中載歌載舞;與Tom BuchananJoel Edgerton飾)在路上鬥車往紐約的一幕,亦拍得刺激。

然而,紙醉金迷的生活在《大亨小傳》中只是幌子。無論是費茨傑羅,還是Baz Luhrmann,他們說的從來不止於此,就像Gatsby 搞派對的原因,從不是為了招聚名人,為的只是住在對岸的DaisyCarey Mulligan飾)。

有云《大亨小傳》是藉著Gatsby談「美國夢」。美國夢發展於19世紀,概念可追溯自《獨立宣言》,強調「人人生而平等」,只要透過努力,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功的機會。Gatsby出生寒微,憑著一個難得的機遇,以為抓到向上爬的機會,結果卻功虧一簣。他沒有放棄,雖然只是進行投機活動,販賣私酒,但最終總算憑著個人努力,成為城中富豪,甚至每周末都邀得一班城中名人在其城堡搞派對,名聲極響。

然而,故事沒有在這裡完結,Gatsby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追求美國夢,取得向上流動的機會,而是為了出身於上流社會Daisy。為了接近五年不見的Daisy,他憑著努力從普通的軍官攀升為富豪,甚至主動結識住在他附近的Daisy表哥Nick CarrawayTobey Maguire飾)。故此,若論Gatsby是否成功,並不取決於其身家豐厚,而是取決於Daisy對他的態度。Daisy不是不愛Gatsby,只是她根本沒有能力盛載他的愛。當Gatsby為了Daisy與其丈夫Buchanan爭吵以後,DaisyGatsby駕著車子回家,途中卻意外撞死了Buchanan的情婦Myrtle,她把責任全然推給Gatsby,而Gatsby為了維護她而欣然承受。這次的頂替沒有讓他們的關係更進一步,在Gatsby願意頂替的時候,Daisy已經決定與Buchanan離開,而Gatsby最終卻死在Myrtle丈夫的槍下。

最後,當Gatsby喪禮的時候,Daisy沒有出席,而平日常到Gatsby家中出席派對的人一個也沒有出席,唯一的出席者卻是與他相交日子非長的Nick。與原著不同的是,Gatsby的父親沒有拿著滿有污跡的相片到來,而Nick亦沒有打電話給Gatsby生意上的拍檔,但在電影中,Buchanan決定帶Daisy與女兒離開,他們沒有對Nick的來電感興趣,甚至示意管家說他們已經離開,更加強調了Gatsby一生的寂寞,以及他追求與Daisy關係上的失敗。

在表面上,Gatsby曾經成功實踐美國夢,從一無所有到擁有名利,在高官與富人之間出沒,住在大屋駕著名車,然而,他由始至終只是追求著對岸Daisy家前的那盞綠燈,希望與Daisy共諧連理,追回曾經失去的時光,到最後卻走了回頭路,一無所有,沒有人為他的離開而傷感,他的摯愛Daisy如是。從此觀之,他沒有改變過什麼,他依然在他追求的事情上沒有得到什麼,徹底的失敗。

Gatsby的一生是寂寞,他如兒時所願當個富翁,卻在途中遇上他畢生的最愛,甘願為她放棄一切,無奈的是,她永如她家前的綠燈,無法被Gatsby捉著。最後,電影依照原著小說,只能藉著Nick的獨白作結:「於是我們奮力前進,卻如同逆水行舟,註定要不停地回到過去。」(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

--

原刊於《評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