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5

《永遠的愛麗絲》(Still Alice):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經歷隨著時間變為歷史,瑣碎的漸被遺忘,深刻的變為記憶。這些經歷,這些記憶,或者沒有留下實際的痕跡,卻我們建構著今日的自己,也建構著別人眼中的我們。但,如果有一日,這些都被推翻,一個人失去了記憶,甚至最擅長的能力,他會變成了誰?或者,他還能是他嗎?

改編自同名的暢銷小說(中文版譯名為《我想念我自己》),《永遠的愛麗絲》正是說著這樣的一個故事。生活美滿的著名語言學家Alice(Julianne Moore),踏入五十歲後,身體出現變化。她精神散渙,字彙減少,甚至在熟悉的社區中迷路。經過醫生的診斷,證實她患上遺傳的早發性PSI基因變異的腦退化症。在短時間之內,她的記憶迅速衰退,時空倒轉(與小時候的記憶混雜),剛問完的問題,幾分鐘後再問一次;一生最引以為傲的成就,突然之間變得奢侈。
這是一個中年女性重新尋找自己的故事。正當不少同齡的人面對中年危機,為著事業與生活的樽頸而苦惱時,Alice早就覓得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在事業方面,她是該領域的專家,寫了影響世界的書,有一批期待上她課的學生;在家庭方面,她有溫馨的家庭,有一個同是教授的丈夫John(Alec Baldwin),一個已成家立室的女兒Anna(Kate Bosworth),一個當醫上的兒子Tom(Hunter Parrish),唯一所謂瑕疵的是一個選擇去當演員不讀大學的女兒Lydia(Kristen Stewart)。不難想像,她一早清楚自己的路向,以及角色,是教授(教書),專家(寫作),妻子(處理家務)和媽媽(教導),幾十年來如是。直至,突如其來的病症出現,從前的理所當然,被逼擱下,再次踏上尋覓之旅。
正因為一直以來,她對未來都有既定的把握,而病症無定向的出現,隨時的惡化,打亂她的人生。於她而言,這是生不如死。她曾說寧願患上癌症,也不想患上這種病,起碼她仍是她,仍能在教室裡上課,做自己擅長的研究,甚至周圍的人都能體諒。現在,一切都不同。面對這一切,她很無力,彷彿找不到靠岸的地方,只得一直浮沉。每次清醒的時候,她只有流淚,質疑,甚至為自己編寫了一個結局,因為她承受不了。
從前一帆風順的生命,依著預期而行的軌跡,讓Alice不自覺地為自己下了定義。她是聰明,她是有能力的,連醫生都說愈聰明的人情況惡化得愈快。於是,徵狀與從前的落差太大,她失去了專業,失去了工作,口齒不如以前的伶俐,打擊太大,於是沒有考慮太多,就選擇了結局。無可否認,病症對她影響太多,很多方面不能同日而語,但撇清了以上所說的?難道她就不再是她?或者,能力不同,但本質不變。她依舊聰明,嘗試以不同的方法解決面對的難題,讀稿時以螢光筆間線,免得在字裡行間迷失,也一如以往關心她的丈夫兒女,閱讀女兒的書本,嘗試跟不太咬弦的小女兒打開話題。
《永遠的愛麗絲》平平淡淡,沒有流淚,但依然感人。不少人將焦點放在Julianne Moore的身上,的確導演預留了不少的空間讓她盡情發揮:幾分鐘的獨白,兩次的演講,以及她向丈夫坦白病情的一幕,把一個中年女人的痛苦無奈絕望輕輕帶出。面對病患,絕望有時,質疑有時,就像Alice覺得在患病中失去自己。但,最後她最擔心的女兒放棄了演出的機會,留在她的身邊,肯定了眼前這個記憶模糊的人的重要性。也許,她有一日會忘記了一切,但對很多人來說,她依舊重要。或者,她繼續質疑,但說到底,她仍然是她,只是身上的顏色與從前有所不同,但這並不代表甚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