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年,在海峽對岸的寶島,有17位平均年齡達81歲的老人,參加了一個活動。他們要騎電單車環島旅行13天,參與環島的老人當中,兩位曾患上癌症、四位需帶助聽器、五位患有高血壓、八位患有心臟疾病。活動負責人曾表示,若以身體狀況為入選指標,當中三分之二的老人都被淘汰,但後來因為不想讓老人留有遺憾,決定放寬參加條件,只要參加者年滿80歲,便自動入選。老人們環島的經歷,最終被剪輯而成一齣紀錄片,名為《不老騎士》。
美國學者Bill Nichols曾說,每一部電影都是一齣紀錄片,一種是「實現願望」的紀錄片,即是日常所說的創作劇情片;另一種是「表現社會」的紀錄片,即強調真實性的「非虛構電影」(Non-fiction film),亦是大眾口中所說的「紀錄片」。《不老騎士》顯然屬於後者,從準備工作開始,記錄整個環島之旅,以及旅程以後的生活,剪接而成,呈現於銀幕之中。當中沒有矯揉,沒有造作,訪談皆是老人的真情流露。觀眾透過鏡頭,隨著老人從台中出發,經過台南、高雄、台東、花蓮北上宜蘭、台北,最後以台中作結,於90分鐘內環繞寶島一周。
近年在不少發達國家之中,包括香港在內,人口老化的問題日趨白熱化,社會於是著力研究老人過剩問題,並視之為人口危機,但這種文本下的社會研究,其實預設了一種前提:老人將會是社會的一大負累。
這種潛藏的想像,其實會反映在流行文化,包括電影之中。翻看不少中西電影,老人在電影中的形象大多偏向負面,這是老人在社會上的定位。例如,去年橫掃金像獎各大獎項的《桃姐》,是本港少數以老人為題材的電影,談及傭人桃姐與少爺Roger之間的親情。雖然電影叫好叫座,但本體上卻無法擺脫老人形象的僵局。戲中的桃姐,年輕時,盡力服侍僱主一家,與各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但年老之時,賣菜的小販亦嫌她麻煩,後來無法照顧自己,只得被安排入住老人院。桃姐美好的形象,停留在年輕之時,踏入老年以後,無以為繼。
《不老騎士》是一封給這些老人的情書,不以一個視他們為虛弱、麻煩的視角入戲,但卻沒有刻意抹去老人的限制。老人沒有脫離病痛,身體大不如前。87歲的團長賴清炎爺爺在旅程,身體出了問題先後兩次被送院,後來更需要進行幾天的檢查。旅程行經蘇花公路的一段,老人在暗黑的隧道駕著車,與大型車輛爭路,情況極為危險,最後一位老人跌在地上,被送往醫院。
然而電影沒有把焦點停留於老人的限制之中,反而強調了老人的另一面,以「表現社會」的紀錄片手法,把現實重塑,給老人一個新的社會印象設定。英國紀錄片之父約翰.葛里森(John Grierson)認為紀錄片是「對真實事物做一種有創意的處理」,在以真實的情況作為基礎外,亦需呈現製作者的個人觀點。《不老騎士》處理老人形象的時候,透過剪接提供了製片人的觀點,把老人立體地呈現於影片當中,打破了主流電影圈子的框架。在對老人的真實呈現時,沒有單以老人的缺點作結,導演挑選了一些生活小片段,直接拍出老人的活潑以外,亦拍攝團隊與老人的相處,借著工作人員的口,以側面呈現老人們並非如主流電影所言,固執、麻煩以及難以相處。
鏡頭以前,老人的可愛與活潑表露無遺。他們談起孫子時,笑得合不攏嘴;在大合照時,躲起來偷吃雪糕;看見有趣的模型時,擺出滑稽的表情拍照,亦會拿著氣球與他人對打。每次鏡頭描述這些微小的細節時,觀眾的笑聲不斷。有一次,他們被邀請去遊戲機中心,玩著流行的遊戲,如太鼓、賽車、籃球機等,投入程度並不下於年輕一輩。
這17位老人的背景、經歷、甚至宗教信仰各有不同。他們有的是戰爭時的對頭,甚至笑言60年前相遇,一定會殺了對方;有的是戰爭時的盟友,不曾於戰場相見,現在卻一起唱著戰時的歌曲。他們當中有的提到,隨著國民黨遷移至台灣時,聽見母親的死訊,卻無法見她最後一面;有的於年輕時答應妻子,八十歲再帶她環島旅遊,縱然妻子離世,但老人為了兌現承諾,毅然起行。從這班老人的身上,除了熱血,還有很多不同的向度,正如導演華天灝所說,他們都是「時代的剖面」。這樣的角度,難以於平日以年輕主角掛帥的電影出現。相對而言,老人在主流的電影多為配角,他們的存在,很多時都是為了增加戲劇張力而已,老人是主角的障礙,是背景,經歷是老人固執的原因,是難題;從沒有像《不老騎士》的呈現:經歷豐富了老人的人生。《不老騎士》把老人重新放置在主流意識之中。
他們的身體各有毛病,亦會受傷,但是沒有說過放棄。團長留院的時候,為著沒有盡上責任而自責。當老人們改變行程,去醫院探望他的時候,他說到掩面流淚。一待身體許可,他趕上隊伍,為眾人加油。主診醫生接受訪問時,提到團長應該即時入院檢查,但亦了解若然他未能參與行程,一定難受,後來亦願意放行。環島的時候,有些路段特別危險,許多大型車輛於旁邊衝過,亦試過於懸崖邊行駛,他們會擔心,但是沒有選擇登上旅遊巴休息,而是放棄欣賞周遭景色,專心地駕著電單車,憑著自己的能力完成旅程。
導演華天灝接受訪問時,亦說跟老人接觸以後,發現他們的活力遠超過一般的年輕人,「只要社會願意給老人家空間,老人們可以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朝氣。」電影中,一位老人亦說:「年輕有夢,老人也應該有夢,有夢就要去實現。」他的一句突破了老人形象的悶局,他們願意踏出了第一步,然後把看似沒有可能的環保任務完成。在《不老騎士》,老人的美好沒有隨時間而消逝,而是得以延長,甚至於人生八十再闖上另一高峰。
回看我城,人口老化問題不容忽視,政府和社會矢志制定相應的政策,應付危機。但《不老騎士》所帶出的觀點不容忽視,這套電影是紀錄片,而非戲劇創作,正因如此,它的真實性有助我們反思,如何突破長久以來老人於主流文化中的負面形象。大銀幕還了老人的清白,釐清電影對老人形象的謬誤,說明老人對社會不一定帶來危機與負面影響,為大眾對老人開拓了新的向度。他們依然能延續美好的歲月,激勵周遭的人,彷彿成為一道清泉,社會除了把老人視作一個政策下的負累外,更應該想想,如何令長者活得更有尊嚴。
------
原刊於《評台》
若然喜歡,請按以下的連結。 http://tinyurl.com/cv8ewbf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