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7

《看見台灣》: 我們看見了台灣,但何時才能看見香港?



談起台灣,很多人喋喋不休。這種滔滔不,源於熟悉,這個距離香港只有一個多小時航程的小島,總讓香港人流連忘返,甚至不知從何時開始,成為了某些人心裡的救贖。我們的話題離開不開夜市、書店,咖啡室,近年甚至談起租金和地價。每種每種,都惹來香港人無限的想像。遊人的眼,瞥見的無疑只是片面,即或在小島土生土長的人,基於一份過份親昵的陌生,眼裡所見的也未必全是真象。導演齊柏林意圖藉著紀錄片《看見台灣》,換一個切入點,談一個被人忽視的台灣。

如果劇情片是一本小,《看見台灣》必然是一篇文字細膩的散文。導演齊柏林透過鏡頭,以風景代筆,夾上旁白的導讀,以另一種角度書寫台灣的罕見面貌。這種罕見源自鳥瞰的拍攝角度,旁白念真劈頭就:「如果你之前沒有看見,只是因為你站得不高。」導演在開首十五分鐘,帶著觀眾隨著鏡頭走遍台灣的山川,觀看汪洋下各種層次的綠水,讓人驚歎於台灣豐富的自然資源。然後,筆鋒一轉,透過帶有震撼力的影像,描述台灣當下面臨的困境。從高處回看陸地,從自然回看自己,這種宏觀的角度把水平視野難以察覺的問題一一呈現,道出平日不知的真相。

同樣,罕見的角度是因為問題長久被人忽視。在追逐經濟效益的時代,發展所帶來的問題不難明白,也不陌生。只是基於發展的必要性,大多數人對問題並不為意,也有些人明明看見,卻假裝看不見,任由事情惡化。直至災難發生,開始怨天尤人,覺得神明不保守,沒想過自己該負的責任。電影拍的不是單純風景的紀錄,推銷台灣的自然美,而是流露出製作人對這小島的人文關懷,透過讓人目不轉睛的片段點出問題,繼而提出各類的反省。

散場的時候,有人直言,即便通過電影,我們總算看見了、知道了問題的所在,但在生活上根本無法改變。這不能靠一個人的力量,也無法逆轉城市,以至世界面對發展帶來的問題,甚至更坦白地,有時候連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都是困難。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能袖手旁觀。 記得多年前,Benson Tsang有一個相簿叫「看見看不見」,記錄的都市中被忽略的一群,如在街上拾荒的老人。後來,他推行「平等分享行動」,讓其他人得以「看見」。Benson和他的朋友,做的不是能逆轉城市習慣的大事,卻能確切地展示了「看見」的力量。當我們願意睜眼看見,願意為著城市一小步地進行改變,集結的力量還是不容忽視。


早幾日,報章講述有攝影師透過遙距鏡頭鳥瞰香港,拍下了密集的房屋的同時,也拍下了與城市接近的郊外。其中一張相片拍著早前成為焦點的馬屎埔,一條馬路之隔,從綠化的地區走到一幢幢高密度的住宅。經過五、六月的抗爭,東北新發展區的撥款最後還是在荒唐的情況下通過。我們既從齊柏林的鏡頭下看見了台灣,看著那小島為著經濟效益,對自然的破壞。在這個發展是硬道理,甚至阻礙發展都被賜上破壞經濟的罪名的時代,有誰又準備張開雙眼,真正地看一看我城?


-----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chingszechue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