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近期最熱門的電影,非「變形金剛」系列第四集《殲滅世紀》莫屬。去年,電影在香港取景,一架拍攝的道具軍車,以及一宗收陀地事件,成功吸引大眾的關注。電影一上映,就打破了香港歷年的周末票房紀錄,風頭一時無兩。這一集由中美合資,戲中約三分一的時間從美國移師「香港」,進行連場激戰。或者,導演Michael Bay鏡頭下的「香港」,與很多外國人眼中的「國際都市」無異,高密度的建築,亮眼的地標,狹窄的維多利亞港 。然而,落在香港人眼裡,看著銀幕上混雜著陌生與熟悉的影像,不吐不快:「對不起,那不是香港」。
這種陌生源於電影的政治維穩,有如國民教育般,談到中國如何支援香港。當戰場從美國移至香港,打得滿目瘡痍的時候,穿著熟悉白制服、飾演警察高層的王敏德看見機械人大戰,狼狽地說一句「向中央政府求援」;然後,畫面一轉,拍著飾演國防部長的巫剛穩重地說了一句:「中央政府一定會全力支援香港。」一分鐘的畫面,一唱一和,政治「極為正確」。若不是其他主角,以至變形金剛一直講著英語,差點以為自己正在看中國電影。在現時的政治氛圍之下,聽見這兩句對白,容易大動肝火。事後回想,撇開政治立場,這兩節出現亦甚為突兀,也沒有後續情節,純粹為講而講。後來,看到報章訪問,終於明白箇中原因,一切皆是中國聯合製片人的要求。政治的因素凌駕電影情節,結果,情節出現斷層,不倫不類,而在政治層面,在這種國際大片中,香港從東西方文化的國際都會,被塑造成依靠中央政府的角色,也叫香港人難以張眼。
同時,泛起陌生的感覺,源於對香港的認識。縱然電影在香港取景,高密度的住宅如益豐大廈,地標如會展中心,一一出場。然而,看著兩派機械人對戰,愈看下去,發現愈不對勁。導演把最後決戰的場所設在香港,但是電影的「香港」卻是極為陌生。幾位主角與對手進行戰場的「東方餐廳」,門外是富有中國舊式建築,從未在香港見過。鏡頭繼續略過街頭的風景,一架高架單軌列車的出現,也就豁然明白。後來,禁閉(Lockdown)的戰艦Nightship隨著移動吸起物件,抽起的除了有天星小輪,還有一架二十五人座的綠色小巴、車身有著只得七個電話號碼的車輛等,拍的不是真正的香港,而是一個被當為「香港」的地方。
對於外國觀眾,以上所提的,恐怕不是問題,只是對於成長在香港、生活在香港的人來說,通通變得礙眼。香港被炸,機械人把城市移為平地不是問題,尤是牠們把總是擺著高姿態的門常開在幾秒之間,破壞得殘破不坎,甚至有一點心涼的感覺。只是,電影借在香港之名,處處打造假象,將中國的實力抬高,滿足製作人對香港的政治統治;同時,又以實景與其他場景相互剪接,剪出一個香港人很陌生的香港,也就顯得難以接受。《變形金剛:殲滅世紀》的香港,也許是中國人理想的香港,又或是類似外國人眼中的香港,但無論如何,那也不是香港人眼中真正的香港。
刊於《評台》
Facebook Page:https://www.facebook.com/chingszechue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