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31

東野圭吾《真夏方程式》


《真夏方程式》是「湯川學系列」的第六本著作,亦是系列中第三本長篇小說,中文版在7月正式推出,但出版社由過往的獨步文化變成三采文化。

《真夏方程式》的舞台由東京換到一個叫玻璃浦的鄉下近海的地方,以「海底金屬礦物資源關發」為開始,作者於寫作小節的用意與湯川角色成長不無關係。與以往同系列小說的相比,《真夏方程式》中湯川學的表現更具人性化,在注重物理知識查案的同時,更加關心涉案人物的人生和未來,而東野圭吾在小說中亦如後記所提及顯露在環境與科技之中必須重環保的概念,也強調保護一個人的人生的重要性。當然作為讀者對湯川教授這次的決定未必給予無限的支持,甚至站在反對立場,但是我無法不開始欣賞湯川這位學者。

小說的佈局給予無限驚喜,總有一種停不下來的感覺,但看到最後又不禁帶有一點的唏噓。在故事結構與整體感覺上,縱然《真夏方程式》在開始的確成功塑造悠閒與陽光的感覺,但當線索不斷浮現,甚至最後揭曉答案,都帶著前兩集《嫌疑犯X的獻身》的影子。

雖然上集《聖女的救濟》依然未發行什麼電影版,但我急不及待期待著這小說的電影版來臨。《真夏方程式》比《聖女的救濟》寫得更好,故事亦比上集合理,但要處理小說中的情節亦不是一件難事,只是一邊看不禁出現了福山雅治的臉孔。傳聞下一部系列有關小說《伽利略的抉擇》於今年發行,我只能期待中文版盡快出版。

2012/07/28

陳慧《拾香紀》



從逍遙自在的旅程中回歸香港,彷彿這一切需要時間適應。在一堆排山倒海的壓力逼近之前,我如常地去到最愛的書店買了幾本書,消磨時間紓解鬱悶。花了一晚的時間把陳慧的《拾香紀》閱讀一次,重拾中學時候一口氣完成一本書的習慣,感覺的確非如間斷閱讀的書籍能媲美。

《拾香紀》以連家十小姐連拾香的角度切入故事,描述連家在1948 - 1996年所經歷的事。雖說是連家十多人的家族故事,但所描述的卻是真正的香港故事,把這幾十年的香港歷史透過連家不同成員具體的顯露出來,再配以一些家庭瑣事使故事更加細膩。

縱然作者早於1996年構思《拾香紀》並於1997年動筆,但十多年後閱讀這書卻沒有一種過時的感覺。在 〈七喜〉 一節中,作者提及「大家都反對在大亞灣興建核電廠,七喜更是振振有詞」。那段描述的年份是1984年,然而2011年關於大亞灣核電廠的問題再度牽起關注,這當然未必是作者所預料,卻又減少書本的時空限制。在書中最附合現況的還是數到 〈六合〉 中的一句:「原來,在這個社會裡,實在有這麼的一撮人,有話要說,可是沒有人聽,只能用示威請願的方法。」那時候,拾香是指一班社會的少數人士,如弱智人士、天台屋居民等等,但是現在閱讀這一句的時候,我不禁想到的是香港大多數的市民。

看畢《拾香紀》,最喜歡的是 〈九傑/健〉 這一章。每當描寫九傑的精靈與聰明,在拾香或是像我這種旁人眼中都是殘忍。九傑變成九健是社會的問題,明明在家中懂得用筷子吃飯,在「特殊學校」卻被逼用上調羹,但這卻是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