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9

四年一度


生活淡淡似是湖水,然而2月29日本應就是平凡中的不平凡,所以還是決定留隻言片語,紀念著2012年2月29日。

雖然我為自己仍然保持定期更新blogger而感覺良好,然而屈指一算,最近更新的都是偽.影評和偶爾連載一、兩篇小說,對於偽.日誌則抱有不聞不問的態度。對此,我深表歉意。我的人生某程度上與電影有一定連繫,然而我的生活不單只有電影,所以只顧更新偽.影評是我的疏忽,我不應該忽略了其他生活小部份。為免他日腦退化而忘記最近日子都正在忙什麼,現在我便輕輕一提最近的瑣碎事。

1. Academy Award

最近一年,我每星期都於電影院消磨了幾小時,誠心程度比上課更甚,換來的是首度為奧斯卡結果而情緒起伏不定的感覺。整個早上在智能手機按這按那,為的是得到最新的得獎賽果。

雖然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一如預期地失落Best Picture,我依然為 The Artist歡呼。我為史上首位法國影帝 Jean Dujardin拍掌,他於 The Artist中的表現值得奪得這任何演員也夢寐以求的小金人。

不過,我最興奮的是The Help的Octavia Spencer奪得最佳女配角。我不想強調她的膚色,然而她得獎的重要性是超越了一座小金人獎項。一位黑人演員因演出一套暗罵美國白人以為自己高人一等,要求種族平等的電影而得獎,這不只是對她演技的肯定,也同時是意識的突破。

2.那些年

談起那些年,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九把刀那套打破香港華語電影票房紀錄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於台灣8月首播,10月於香港正式上映,然後票房節節上升,「那些年」成為香港最熱門的三個字。

現在已經是2012年,「那些年」的熱潮應該是時候終止。如果我們仍熱捧這三個字,我們將會完蛋。某程度上,中學生搞活動時以「那些年」為綽頭,那些年巴啦巴啦巴啦是無傷大雅,然而當「那些年」入侵大學校園、商業圈子,這是一種足以令香港滅亡的病態。

我完全不能接受有張唱片叫什麼「那些年,我們一同聽過的廣東歌」,在商業世界中發生這一年事,有如一則笑話。有時候,我們已經被別人比下去,為什麼我們仍然不思進取,只是不斷抄不斷抄,連名字也是抄足八成,欠缺風格。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大裝修

大廈外牆進行不知幾多年一次的大裝修,將一口氣換了外牆的瓷磚。現在已經在家外搭棚,不日將被綠色大網包圍,過著有窗如無窗的日子,有如坐牢

4.特首選舉

今天正式完結特首參選人提名期,葉劉入閘失敗,剩下疑似三人角逐。欲知後事如何,繼續留意這娛樂性甚強的特首選舉…...

反正,我們最多只可以笑到7月1日。

5.寫作隨想

星期二是靈感爆炸日,連續上四小時的寫作課,獲益良多。

昨天的當頭棒喝:「當作家空有思想而不實際下筆,其實如同沒有。」當下頭部被重擊,在腦幹還沒有壞死之前,好好整理了未來一段日子的粗略時間表,把要做的事都一一記下。最後一年的學生生涯,我於死期前必須把所有文章都寫好。

6.畢業

最後一年以學生身分過2月29日,感覺仍是平淡。也許,2016年2月29日,我會暗罵自己的不珍惜,或是已經徹底地忘了今天的我是怎樣過日子……






2012/02/25

The Artist 星光夢裡人



這是人生第一次接觸的默片。

進場之前還憂心沒有對白的電影應該是怎樣拍攝,故事會是如何的表達,更加擔心是在靜局之下會不小心合上眼睛。事實證明,這套默片拍得真的出色。

電影以默片大明星George Valentin因有聲片的出現由盛轉衰,與新星 Peppy Miller由無人知曉到家傳戶曉的故事作兩條不斷交匯的主線,說明了銀色生涯的苦與樂。

雖然沒有對白,但是電影成功透過報紙的標題帶出Peppy Miller的崛起。由Peppy Milly寂寂無名時,因一次機緣吻了自己欣賞的大明星George Valentin而被報章問「Who's that girl?」到後來成名之後,報章大字寫「Who doesn't know this girl in L.A?」,電影不斷透過這小小的線索來說一個無聲的故事。

另外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George在被老闆放棄默片改拍有聲片之後,他發現世界有聲了,水杯放在桌面上有聲,他的狗吠也有聲,只有他自己不能發聲。他以其他外物的聲音與George作為對比,使他疑惑與痛苦進一步被表達。

男主角Jean Dujardin的演技值得一讚,單憑動作眼神成功演繹一位自大、高傲自大的大明星,同時演活了一位窮途末路的過氣明星。他的狗仔也是電影的亮點之一,為電影製造了不少氣氛。

故事最後峰迴路轉,以一場男女主角的舞蹈作結,同時也來了電影中的第一句對白,這也許是回應男主角之前的不能發聲的一幕,並作出解說:他已經不再是困在自己的胡同,他能聽到別人的聲音,也能及聲。


雖然片種各有不同,但The Artist 與 Hugo 卻同樣也是給舊電影的情書,同樣也奏起了不同時代電影人的哀歌。The Artist 的哀歌源於默片被有聲片淘汰,而 Hugo中 Georges Melies則是因時代改變導致觀眾口味不同,兩種不同原因的轉變,同樣使一直堅信自己實力的人受挫敗。不同的是,The Artist始終是較有深度之作,內心戲較強,感覺較強烈。


雖然是默片,但是拍得很有水準。


後記:
因為默片的緣故,偶爾沒有現樂的時候,電影院那冷氣的聲音亦聽得一清二楚,這也是首次有這經歷。不過,能夠於這麼寧靜的環境看默片,也是觀眾們的合作,感謝!

Hugo 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



這是最近看得比較興鬆的一部電影。

電影由大導Martin Scoreses 執導,比起他的前作,此電影的娛樂性真的比較強。電影雖然以男童Hugo為名,中文譯名某程度更加為電影增加了一點神秘色彩(事實上有點不對題),然而電影只是借男童修理已逝世父親撿回的機械人,向一代電影人Georges Melies致敬,也帶出Georges為世所逼下的無可奈何。

全片某些拍攝手法頗令我印象深刻,由開首由巴黎全景引入火車站,再於火車站內東穿西梭的一分多鐘,以及拍攝大鐘後齒輪的配合與轉動都使人拍案叫絕。這些手法也許不算是新穎,但看下去也是令人欣賞。

另外,此片娛樂性頗強。除了劇情上特意加上一些比較有趣的環節之外,飾演車站警長的Sacha Baron Cohen應記一功。他是劇中的滑稽角色,透過其認真性格而炮製出不少笑料。

電影說故事的方法雖然富於娛樂性,但是當中亦牽涉了一些嚴肅的話題,尤以Georges Melies放棄電影的一段。內裡提到曾製作超過500部電影的Georges Melies,曾為電影賣掉自己的劇院,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家已經不再接受他的電影,所以他絕望的一剎那燒掉自己的道具,平凡地於車站當一個玩具店的老闆。也許在電影中,這情節只是Hugo為找尋爸爸信息時所發現,然而所說出的是一種人生的無奈,也是夢想被滅的痛苦。

因為這電影很大程度是向舊電影致敬,在這套3D電影中,我們可看到一些著名電影,例如Georges Melies的A Trip to the Moon,也能看到最早的一部電影(我不知道名字)。那最早的電影是拍攝一架火車到站然後駛走,那時的觀眾對電影還沒有了解,當列車向他們駛進的時候,他們都嚇得逃跑,換來的是2012年電影院中的笑聲。故此,雖然說是關於那男孩的電影,最終這只是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然,某些位置仍存在問題,如那部機械人只是Hugo爸爸在博物館拾回來,但Hugo卻認定當中含有他爸爸留給他的信息。當然,那機械人能畫出一幅這樣的畫,也是一種奇蹟。雖然劇情未必太合理,但以一套非以劇情為主的電影仔說,這已經是不錯。

其實,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與Hugo的某部份相似,二者都是以小男孩於爸爸一次意外離世後,希望在爸爸的遺物中找尋他留下來的信息帶出故事,前者以描述擁有自閉傾向的小男孩如何從尋找過程中學習與世界接觸、與媽媽、爺爺重建關係,著重內心的成長為主,後者則借Hugo與爸爸為引子,由Hugo在尋找的結果所引伸出故事的重點,所以父子關係的著墨亦不算深。相比之下,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的嚴肅性較強,Hugo則較有娛樂性,適合喜歡輕鬆的朋友和合家歡欣賞。

整體來說,可以一看。

後記:
每次看3D電影總是有一千個不情願,不情願多給幾十元去看一樣不需要的特技,不情願在眼鏡之上再架上3D眼鏡,令自己活像黑暗中的怪胎。然而,在香港這個很商業的社會,沒有什麼影院為了我們這班不帶隱形眼鏡同時又不需要立體享受的觀眾提供2D版合,換來的是不斷托眼鏡的無奈。

2012/02/22

La Delicatesse 一吻巴黎



昨天交了兩份功課,今天趁著小空檔去看了一吻巴黎…

電影描述女主角Nathalie因丈夫一次意外去世後終日麻醉自己於工作之中,直至3年後遇上一名其貌不揚、事業不出色的男人Markus。有一天,Nathalie突然吻了Markus,二人漸漸開始了一段沒有看好的關係。

雖然電影中不乏笑位,飾演Markus的Francois Damiens 居功厥偉,然而整體來說,電影對我仍算是普通,有一點悶場。這也許不是我最喜歡的片種,當然亦也許我不太接受整套電影的轉拭點 — 就是Nathalie與Markus的一吻是這樣的無緣無故,沒有伏線,然後他們卻自然地產生了感情,這使我未能理解。一個沒有因由的轉捩情節,推動著電影繼續發展,這或許是我不能理解的一套。

 一吻巴黎是一套小品電影,拍攝手法比較普通,鏡頭運用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雖然與電影主題挺為配合,但是某程度上會期待多一些比較像電影的鏡頭。至於,剪接位也有點古怪,以一個同樣的片段或是動作作為時間的過渡,很多時候也不太欣賞,無奈的是這手法卻於戲中不斷出現。

不過,最後亦要提到結尾。那結尾雖然因一大堆欠缺邏輯的情節推動而成,但是那種鋪排卻很好。Nathalie與Markus回到Nathalie成長的小鎮,嫲嫲對Markus很好,贊成孫女與他一起,這與那班在巴黎因樣貌、事業原因而看低Markus的人不同,這使二人感情更進一步。最後,Markus的一番說話某程度是電影中最重要的對白,亦值得深思。

總體來說,這電影不是我喜歡的類型。若然是成熟的一輩,這一套也許比較適合。


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 響在耳邊 近在眼前


當我第一次看過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的trailer之後,它成了我最近最期待電影。即使看完電影之後,感覺與期待有點不同,但回家細味當中情節的時候,這電影在我心中仍是得到很高的評分。

電影以911為背景,形容一名聰明而帶有自閉傾向的男童Oskar為尋找於災難離世的爸爸留下的一條鑰匙,四出尋找一條能與鑰匙相配的鎖,從中接觸了不少背景不一的人仕,亦借著這行動修補男童與媽媽,以及建立與爺爺的關係。

雖則Tom Hanks的樣貌和名字大大地在海報出現,但是他的戲份不多,但是推動著整套電影的發展。Thomas Horns飾演那帶有自閉傾向的男童很出色,那種感覺拿捏得很多,沒有矯揉造作。當他情緒失控一邊大吵大叫一邊推倒廚房用品的一幕尤其出色,整個氣氛都被他牽著走。

電影以911的災難引起故事,美國人看起來也許更加痛心,勾起了很久也未能平復的憂傷,然而遠在香港的我們也很容易被那哀傷的氣氛感染。在那沉痛的氛圍下,電影細緻地描述Oskar內心的變化,使Oskar的故事看起來令人更痛心。當故事後段,Oskar跟爺爺告解的那一段,看起來是一種不能言喻哭不出來的傷感。

事實上,電影中有很多感人的情節。Oskar與媽媽真情對白的一節,看起來是令人由心欣喜,也為Oskar感恩。當然,Oskar與爺爺的支線也是令人會心微笑,只是電影中不少情節足夠令人落淚。


電影的鏡頭運用、拍攝手法別出心裁,特別是描述Oskar初次出門的恐懼時,那種外朦內清的鏡頭更使我們更了解Oskar,他對自己的城市,甚至自己要去的地方只是一知半解。

唯一美中不足的關於鑰匙的下落,也許使觀眾有點失望。

無聊一提,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的中文譯名有點難記,直至現在我仍然以「8個字那套戲」去稱呼這一套電影,這使我有一點無奈。

這一套電影拍得不錯,雖然只是爆冷提名奧斯卡最佳電影,但還是衷心祝福。

2012/02/12

The Lady 昂山素姬


這一段時間,美國、英國,甚至是緬甸的政治人物都通通被搬上大銀幕。繼J.Edgar後,The Lady是我最近第二齣欣賞的名人傳記式電影,然後接著上映的是戴卓爾夫人。我從來都不是對人物傳記式電影擁有特別情意結,但暫時看了兩套感覺還是不錯,這不禁令我對戴卓爾夫人多了一點期待。

The Lady是根據緬甸民主領袖昂山素姬的經歷而編成,電影以她與丈夫Aris的感情作為主線,帶出昂山素姬對她國家的愛與犧牲。電影以昂山素姬父親昂山將軍被刺殺為序幕,介紹了昂山素姬那不平凡的政治背景,餘下的時間電影都透過了以昂山素姬與Aris的分離,淡淡帶出這位民族女英雄對國家的付出。電影選取了這切入角度的確不錯,除了以側寫表現出昂山素姬對國家的負擔外,也使人更加了解這位奇女子。

記得中學讀西史的時候提到昂山素姬,遺下丈夫、兒子在英國,一人隻身於緬甸推動民主運動,甚至連丈夫逝世也不回英國探望,留下了令人不太理解的愛國家多於愛丈夫的形象。The Lady解答了這疑惑,電影成功帶出昂山素姬的無可奈何,緬甸是她一旦離開便不能再踏足的土地,同時她一直堅持的民主運動將會於她離開的時候正式崩潰。昂山素姬的家庭背景、學識使她成為國家、人民的希望,很多人為了跟她一同推進民主運動而被虐待、被殺、被勞役,她所背負的不是自己的期望,而是整國緬甸的命運。而且更重要的是,Aris一直支持太太的行為,沒有因為愛而自私地把她留在身邊,相反他在英國處處為太太張羅一切、不斷申請VISA希望遠赴緬甸,身體力行地支持太太,甚至在患癌期間叫太太不要回來,不要把一直堅持的付諸流水。他們二人的感情是昂山素姬被軟禁時的一種支持,也把電影拉到另一種感覺。

當中有幾幕也使人印象深刻,現在輕輕一提,作為小小的回味。電影中有兩幕以緬甸人民側寫昂山素姬的片段,一段是他們人傳人帶出昂山素姬將在城中發表第一次講話,另一次剛是透過身體語言表達了昂山素姬面對軍政府的淡定,兩幕雖然只佔了電影的小部分,卻是畫龍點睛。另一幕是當昂山素姬踏上講台發表演講,台下埋滿了人海,那刻不禁有點感動……

最後是她不能親身去拿諾貝爾和平獎,這也許對我們來說,是有特別的情意結。

配樂也不錯,配合畫面,帶出淡淡的哀怨感,便電影的感染力更強。

不過,電影中說述昂山素姬決定留在緬甸推動民主運動的轉捩點略嫌不夠力度,那種震撼應該不足以使她畢生奉獻給國家,宜加強軍人與學生的衝突。

最後,為楊紫瓊拍手。除了她的外型與昂山素姬有幾分相似之外,她流露的氣質也挺配合,還有她在講台以緬甸語演講也是值得令人鼓掌……

總括而言,電影雖然不是以十分政治的態度說昂山素姬,但是透過她與丈夫的感情線,更加突出昂山素姬的人物性格,以及她的犧牲,也令電影的感覺更加淡然憂傷,值得一看。







2012/02/10

Chronicle 奪命異能


今天在上星期還沒有看的Chronicle與剛上映的The Lady中選擇,結果先選了Chronicle。

由完場的一刻(事實上應該是電影的後半部份)到現在寫偽.影評的時候,心情仍然不能平復。當我稍為思想電影的情節,心中那份怒火又再輕微加溫。

當我翻查我的戲票簿,以及自己私下所寫的影評,我好像沒有給予一齣電影這麼低的即時評價,然而這是無法抗辯的事實。這是一套只得86分鐘的短電影,但我在中後段已經覺得是極點,不能再接受。

劇本一開始的確能引起我的興趣,但後段愈來愈荒唐,最後達至不能接受的程度。劇本最致命的一點在於它未能於開場不久成功深化主角Andrew可憐的身世,以致推動後來的劇情發展。或者換一個角度來說,Andrew的背景不足以使我明暸他的所作所為,相反令我相信這一個人打從開始已經是有潛在問題。另一點則是後段中,發狂中的Andrew與企圖阻止Andrew的Matt的一場科幻打鬥,有點雜亂無章配以無限的荒唐,換來是我的體溫不斷在戲院上升。

拍攝手法意圖透過不同的攝錄機,特別是Andrew的攝錄機來說整個故事,但是很多時候,這也來得有點刻意。不過,若是必須找些什麼來欣賞,甫開場介紹Andrew是同學欺凌對象的時候,這種拍攝手法的確有點新意。

當然特技是這電影的一種賣點,但整體感覺上這電影的特技都帶著別的影子,好像是合Harry Potter和Spiderman於一身。

整體而言,劇本存在問題,拍攝手法、畫面都是非常的普普通通,被我列為嚴禁入場。

我只能祈求道,在我沒有看賀歲片的這一年,Chronicle會是2012年我看過最爛的電影,我實在接受不了再低等次的。

等待這兩天找空檔去看The Lady,看了爛電影的感覺很差。





2012/02/05

J. Edgar




再一次在沒有看電影簡介的情形下入場,這一次的情況比The Ides of March糟糕一點,有點跟不上劇情的發展。

電影以插序的形式說述創辦FBIJ. Edgar Hoover的一生,然而主線除了說述J. EdgarFBI的貢獻外,亦着墨於他與助手Tolson的一段感情之中。

J. EdgarTolson的禁戀佔了劇中很大的篇幅,雖然有點始料未及,但是亦拍得相當不錯。二人基於很多的理由,一直隱藏著自己的感情,只透過含蓄的言語表達,其中Tolson Edgar說「無論陰天或是晴天,是好還是壞,我們每天都要一起吃午餐和晚餐」的一段,的確令人深刻。這對白雖然充份表現二人的感情,但卻非一般的俗套。另一幕,Edgar為了母親的緣故準備去與女星約會,Tolson知道以後,那種一直不宣於口的情感突然爆發,亦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撇開什麼倫理道德立場,EdgarTolson的感情線的確拍得不俗,當中沒有那種色情、不倫的意味,然而略嫌此線過份下筆,有點蓋過另外的重點。

另一條主線則以Edgar的性格與工作為主,他雖然為美國政府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但亦有不少性格缺乏,如公器私用,利用竊聽的權力偷聽中傷他的人。另外,長期在FBI工作,亦使Edgar不再信任他身邊的人。Edgar在戲中多次說:「我已經找不到值得信任的人」,然而旁人把一切放在眼內,Edgar的媽媽、Tolson,以及他的助手Gandy都是可信賴之人,只是Edgar不再完全信任其他人。不過,當一個擁有權力、名望的人多番講著這一句時,他內心的孤寂與空洞對他的虐待是我們無法體會,在Tolson拆穿Edgar的大話時可見一斑。

不過,劇本描述Edgar的內心掙扎寫得頗為細膩,特別是當他媽媽離世之後,他穿上媽媽的衣服、戴著媽媽的頸鏈,在鏡子前看著自己時,多種不同的情緒湧上。這一幕劇本寫得不錯,Leonardo DiCaprio亦演得不錯,使我和友人在完場後不禁探討他的穿媽媽衣服的意義。

最後,Edgar死後,Tolson趕去看Edgar屍首的一幕拍得很好,把兩條主線融合。

整體來說,這電影拍得不錯,只是情節有點混亂,而且說話速度比較快。


2012/02/04

The Ides of March 選戰風雲


雖然此片最大賣點應是George Clooney 的自編自導自演,加上影帝Philip Seymour Hoffman助陣,但吸引我進場的卻是為了Ryan Gosling。自從看過他在Drive的演出後,不知不覺地對他產生莫名好感,今次沒有看過電影簡介就決定入場,結果出乎意料地好。

電影短短的101分鐘,但主題鮮明,成功透過競選室經理Ryan Gosling揭示選舉,以及政治黑暗的一面。敵方陣營用計打擊對手、同一陣營中的爾虞我詐、專欄作家為了獨家消息而威脅他人等等,電影中幾乎沒有一個人是光明正大,沒有使出什麼奸險的招數,像是帶出政場如戰場的道理。

電影以Ryan Gosling為主線,透過他被好友Philip Seymour Hoffman出賣辭退、被敵方競選室經理利用,加上情人自殺後,心理上產生莫大的改變,不擇手段地達成目標。他先威脅參選人辭退當日辭退他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再要求對方聘請他為競選室最高的領導人。故事劇情雖然緊湊,可惜的是對Ryan Gosling的內心表達不夠細膩、深入。

Philip Seymour Hoffman在戲中說了,他最著重的是忠誠,然而電影中沒有任何一個能完全地做到這兩個字,包括他自己。當Philip Seymour Hoffman懷疑Ryan Gosling時,他毫不留情出賣了Ryan Gosling。那一刻,我真的覺得政治不是普通人的玩意。政場是一個最需要忠誠,但同時最缺乏忠實的地方,所以這世界沒有真正的豬能當政客……

整體來說,電影不錯。


最後,我想說即使看電影是一種娛樂,它是一種有規範性的娛樂。我們先撇開內地人為了血拼商場而獨留小孩在電影院,以致騷擾不斷的新聞,我想談的是普通看電影的禮儀。每套電影播映之前,總有trailer提醒觀眾保持安靜、關掉手提電話,以及嚴禁錄影。也許是因為大家對影片質素提升(即使對翻版也是),我從沒有遇過在場錄影的人,但前兩者可說是電影院的家常便飯。看電影不同於家中看三色台的肥皂劇,要求是絕對安靜的環境,與友人討論劇情絕對對其他人構成騷擾;關掉手提電話也許不太可能,但也切記調至震機,否則每次來電時,就像強逼整個戲院的觀眾陪你一起分心。



最後說了以上一段眾人皆知的事實,這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今天遭遇到難得一見的戲院怪客。從電影播映不足幾分鐘開始長期傳短訊,每次按鍵時所發出的聲音足以令我分心幾秒,然後再因一直傳短訊錯過劇情而與鄰座討論,最後更加離場一會。如果有什麼非談不可的要事,那就不要吝嗇那60元,好好地在場外談,幹嘛一直在電影院傳短訊?我自問坐在他身旁影響已經不如後座的大,但是當他指著螢幕問鄰座「那個是什麼人」的時候,我真的有點上火。

2012/02/03

War Horse 雷霆戰駒


終於捱過了農曆新年的檔期,這一週一口氣上映了4套我準備入場的電影。

第一套進場欣賞的是Steven Spielberg的War Horse。

對於電影的主題,我沒有一個很確實的答案,然而當我整理腦內畫面的時候,我認為電影的線說述一匹英國馬Joey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遭遇,以牠貫穿整套電影。導演透過Joey先後於英德兩支對立的軍隊中服役,以及被法國小女孩Emilie飼養的特別經歷,以馬的角度帶出戰爭不同的一面。至於,另一條支線則是Joey的主人Albert與其家人的關係,以Joey作為媒介,使Albert與其父親和好,首尾呼應。

電影以一匹戰馬的角度來講述整個故事,透過牠的經歷讓我們了解戰爭的另一面,英勇無懼的軍官、為實踐承諾帶同弟弟逃走的士兵、一個痛失雙親的小女孩、一個惜馬如人的將士等等都與這一匹馬結下關係。整套電影其中最令人感動的一幕是Joey在無人地帶被電線纏繞,英、德兩方官兵放下身份共同救了Joey,最後二人握手。有時候,我無法明白明明人的生命應該比較寶貴,但是人會殺人,無情地拿劍於敵人的頸項上刺一刀,卻能暫時放下國仇家恨聯手救一隻動物……

這套電影的主角Joey,就是那匹馬,一回首、一投足等像是會演戲的明星。我當然無法評論牠的演技精湛,但看下去絕對覺得牠是一位演員(一隻演員?),不像那些九流肥皂劇,明明動物不是看著演員,但他卻厚臉皮地抱著動物裝作有深厚感情。另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動物演員是Albert家的鴨仔,牠的出現總能引出觀眾的笑聲,拍手鼓勵……

除此以外,電影的配樂也是不錯的。

然而,電影的主題不算深刻,情節也有一點混亂。由於Joey輾轉到達不同地方,曾幾次先後被不同軍隊搶去,但當中交代不算特別清楚,特別是牠被軍人於Emilie手中搶去後的情節(我有點搞不清那隊是什麼軍隊,有指是德軍),所以適合頭腦清醒的時候觀賞。

另外,電影片長146分鐘,欠缺了高潮迭起的情節,也沒有什麼單一的高潮,但又不會令人不停看錶,是一部平淡但真摯的作品。如果看戲名以為有什麼戰爭的機動性,或是什麼令人緊張莫名的情節,War Horse也許不是你想看的電影,但如果想看一些淡淡而細膩的感情戲,這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我有點不惑。曾經以為早段出現了一幕的女孩是一條伏線,或是Albert最後在救護站重遇,或是曾收養Joey,但最後發現什麼也沒有,那一刻有點無奈,也許那是Albert與那有錢少爺在戰場並肩的伏線。

整體來說,水準不俗,但不是什麼令人一看再看的作品。




里程碑


其實這幾天一直有一件事想向大家宣佈。

嗯,你們先冷靜一下,我不是要宣佈婚訊。

這是一件與你們有關的事情,只是你們也許不在意,聽過以後擺出一副與我何干的嘴臉,又或是你們會輕蔑地問過了半年才得此成績有何值得慶祝,但無論你們會擺出什麼嘴臉說什麼令人無奈的話,我就是告訴你們:我很開心!

這個偽文誌的瀏覽次數已經成功突破一萬次。

對於我來說,就如我在第一篇網誌上所說,我一直也不想寫什麼網誌,因為總是覺得自己應該寫小說,不應該浪費時間寫這類日記式的網誌,如今能堅持到這一天是神蹟,而且更難得的是:我愛上了這網誌。

也許你們看連載時會覺得為什麼故事會這樣長而沒有追看,也許你們看偽.影評時會有不同的看法而覺得我胡說八說,也許有人認為我每次寫完以後也Post上facebook是對他們的視覺虐待(真的有這感覺就跟我說:P),但是怎樣也好,你們進來看到這文章,我就要多謝你。

我從來不知道有誰會在這類瀏覽,除非你跟我說幾句,又或是拍枱問我為什麼不更新我的連載,否則我絕對不會知。有些人like了我的網誌,我也會後知後覺,又或是知道了也無從稽考,但在瀏覽次數每天遞增的時候,我會相信我所寫的是有人願意去看。我這裡沒有情色小說,也沒有什麼大眾娛樂,而我現在也不是什麼著名的人(也許一天會是,也許一生不是),所以你們踏進來就代表你告訴我,你們喜歡我寫的東西。

無論如何,一句多謝是不能少。有時候,人大了,漸漸發覺世上有太多事不是理所當然。我們不是理所當然地要上每一堂課,反正任何人都在「走堂」;別人不是理所當然地對你好,因為沒有價值……所以,如果這網誌能成為你在網絡上迷失時一個休憩的地方,我在心中會默默多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