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9

The whistleblower 驚天告密


(以下內容或牽涉劇情,有興趣入場朋友請自行定斷是否觀看此文)

我強烈推介 The whistleblower。

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編,講述Bosnia國境中非法少女販賣活動興盛,並牽涉性侵犯、虐待、虐殺等等令人髮指的罪行。女主角Kathryn Bolkovac剛轉職至Bosnia的維和部隊,因一次突擊行動而發現以上罪行,準備向上級匯報卻發現當中牽涉不少UN人員、維和部隊、當地警察等等,她的行動引起其他涉案人士的不滿,四面楚歌,最後難逃被革職的命運……


故事由一名離家出走的少女開始,跟隨朋友的親戚去外地工作;第二次再見這少女,她已經被虐待至體無完膚,慢慢引入非法販賣少女的活動。整齣電影的顏色偏向黑暗,題材很嚴肅,帶出了人性的醜陋,看過以後頗為震撼。人口販子販賣姪女,以換取自家的榮華富貴,並以極為恐怖的方式虐待女孩們(幸好鏡頭只是輕輕帶過,但暗示已經夠嗆了),當中亦提到了所謂「正義之師」的魔鬼行為,再次提到那些國際組織背後的隱藏問題……由於這件事取材自真人真事,看下去的時候特別認真、感受特別深。


電影中差不多八成的鏡頭都是以黑色為主調,只得幾個鏡頭色調較光,其中一幕是拍攝UN的大樓,女主角與另一個職員交涉,然而職員對女主角提供不了協助,要不其身不正,要不墨守成規,只懂跟據所謂的條例辦事,這樣的落差混合了憤怒與無奈。


身處在香港,我慶幸我們沒有像東歐那樣複雜的歷史背景,歷史帶給香港人只是身份認同的謎思,而不像東歐那種貧窮、種族那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我不是沒有想過世界的一隅每時每刻都正在發生著這種令人惻目的事,只是真實情況比想像更嚴重、更可怕。電影的結局是令人最無奈的輓歌,無奈的是有些問題被發現卻仍然解決不到,只得任由它繼續滋生、繼續膨脹,然後有一班人(片尾提到每年牽涉在人口販賣的人士有250萬人)每天繼續生活在暴力、色情的威脅之下,直至死亡才能逃出生天。


問題被揭,甚至拍成電影,但為什麼仍然存在?


悲觀地想,或許我們應該慶幸,即使世界上有些埋沒了良心的人,每天做著令人髮指的事,但是還有少數的人會不畏強權、為正義而發聲,只是這些人真的很少。全球一體化之下,除了關心經濟事宜之外,我們還有很多責任,不能被這個粉飾太平的世界欺騙而相信世界都是光明。


最後向Kathryn Bolkovac致敬。


總而言之,反思甚多,值得一看。

2011/08/24

我們的阿仙奴在哪裡?


一開始打算季前寫一篇關於阿仙奴的小文,寫寫對這隊球隊的一些展望,作開季前瞻,免得思想被坊間一些只懂曼聯車仔利記曼城的報章壟斷。然而,整個暑假圍繞阿仙奴最多的只是C.Fabregas跟S.Nasri的離隊消息,以及A.Wenger斥巨資繼續買入幾名年輕球員的新聞。對於一個名仙奴球迷來說,這都是令人心灰到不行了的新聞,我的文字光復大計也被擱置。

阿仙奴開季打了三場球賽,換來貽笑大方的戰績,一勝一和一負,得一球失兩球。要是別人對我說這是狼隊的戰績,我倒為接受,奈何別人今季聯賽兩戰兩勝得六分,而自己只得一和一負得一分。不談狼隊的神奇戰績可以維持多久,我只是覺得作為阿仙奴球迷,面上立刻無光,已經談不上如何再跟其它Big 3一較高下(還有誰認為阿仙奴是Big 4之一?),因為自己不戰而敗。

最令人無奈的是,戰績問題未能解決,大將卻繼續流失,C.Fabregas先於上星期正式重投母會巴塞,為這幾年的轉會風波告一段落;S.Nasri轉會至曼城亦進入最後階段,一切只是時間問題。我從來不相信阿仙奴沒有了誰會不成,無論是當年的P.Vieira、T.Henry,或甚至是今天的C.Fabregas,的確他們是阿仙奴的核心,但不是阿仙奴的全部。然而,今年令人憂心的地方並非單純地主將流失,而是阿仙奴再沒有留住大將的實力 。

六年無冠的尷尬,加上阿仙奴在轉會市場上的被動與吝嗇使一眾稍有名氣的球員都不願留效,寧願背負污名也要出走,希望往更有前途與錢途的球隊效犬馬之勞。現在阿仙奴的情況更為嚴峻,除了大將變節,與阿仙奴有關連的球員亦相繼他投,或是婉拒阿仙奴的邀請。想當年阿仙奴49場跨季不敗的佳績,加上A.Wenger點石成金的威力,任何球員被阿仙奴看中亦算是榮幸,紛紛向阿仙奴獻媚,今天卻虎落平陽被犬欺,連幼齒也嫌阿仙奴實力不足。究竟問題出在哪兒?除了阿仙奴資金不足之外,作為領隊的A.Wenger的確責無旁貸,早年青訓計劃成功使他走火入魔,鍾情幼齒,是以在打逆境的時候常欠經驗,經常愈打愈亂(C.Fabregas多次於場上的性急表現,使他未能成功當一名領袖),打順境的時候亦不懂稍為控制戰局,以致經常失方寸,被對手反敗為勝(上年最經典莫過於被熱刺反勝3:2,以及被紐卡素追和4:4)。


另外,他經常作出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決定,重用一些毫無戰鬥力的老將(想起屢犯大錯的M.Almunia、久疏戰陣的Sol Campbell,以及錯漏百出的M.Silvestre,我立刻上火)。而且,他上季多次的臨場調動亦顯出判斷力不足,不到65分鐘絕對看不到A.Wenger換人的安排,但是戰局已去到無可挽救的地步。


當然若把全部責任推向A.Wenger亦非事實,球隊的把握力差是垢病,多次起腳但亦未成功入球,加上球員們喜歡透過短傳入涉進攻,對於崇尚進攻的球隊尚可一較高低,但當上中下游打901部隊的球隊卻束手無策,這問題卻從未被解決,球隊仍未找到第二個進攻模式。攻不利,守亦不穩,上季正副選龍門相繼出醜,M.Almunia跟L.Fabianski的級數令球迷每場都膽顫心驚,W.Szczesny的崛起是及時雨,但經驗始終略遜一籌,後防的不穩也是死症。今季暫時仍未購入高質素的中堅,若然T.Vermaelen又如上季般只能打5場聯場,我們只有聽天由命。C.Cilchy的離開不是損失,只是K.Gibbs打一場傷幾場,我們沒有足夠的後備去應付頻繁的賽程。 如果再數下去,恐怕天亮之時還在數……


打著愛隊的弱點,心中剎是憂傷。跟隨阿仙奴踏入第13個年頭,這一年我最迷惘。2001年2月25日,阿仙奴被曼聯重擊6:1,我很傷心,但仍有希望;2004年8月22日,在伯金帶領之下,阿仙奴落後3:1,最後仍可反勝米杜士堡5:3,這是我看過最熱血的比賽。從前做到的,為什麼現在做不到,更甚為什麼我們當了米堡的角色呢?


我們的阿仙奴在哪裡?


今天寫這篇小文只是想於對烏甸尼斯的歐聯附加賽第二回合前分享一下,以免對賽過後,想寫小文的心情又被抑制。

2011/08/23

Overhead 2 竊聽風雲 2


(當中或牽涉劇情,想入場的朋友自行決定是否觀看此文)


竊聽風雲2(下稱為竊聽2)夾著上集的威勢,拍攝時開始遭傳媒報導,未上映已成為本年度最受觸目的港產片。上映一星期,票房不錯,口碑也不錯,連石琪也給它四粒星評分,可見其受注目的程度,然而入場以後,我又覺得名大於實。


無可否認,在本年度云云港產片中,竊聽2可算是中上之作,然而水平卻與平日荷里活電影有一段距離。我無意狂讚外國片而踐踏港產片,不少外國電影也有虎頭蛇尾之作,如今年3月上映的 The Adjustment Bureau,只是竊聽2在佈局方面仍需要多加留意,免得解謎之時理由過份平庸,無法說服觀眾。


竊聽2在開場十多分鐘成功引起懸念,無論吳彥祖跟蹤劉青雲,或是古天樂追捕吳彥祖都拍出動感,為這兩小時揭開頗為緊張的序幕。可惜的是當故事描述吳彥祖策劃背後的原因時,我覺得理由卻不夠說服力。這個原因理應是整個故事的第一點,就是引起這故事的起點,但是理由過份薄弱。不過結局的佈局不錯,令人稍有驚喜。


另一點就是故事圍繞金融市場、「造市」,對這方面稍欠知識的我有些位置看得一頭霧水,特別是最後古天樂對劉青雲說:「吳彥祖什麼已經幫了你…」,我更有點苦惱。然而,這非重點,一般觀眾應仍可於霧水之中跟上劇情。


我覺得竊聽2最值得一讚的是演員們的質素,3大男角各有特色,特別吳彥祖在3角之中最為突出;2位女角加強劇情發展但發揮不大,始終是陪襯角色;至於那班男配角則成功令電影生色不少,特別是「地主會」的老戲骨們,如滿口粗言的江毅。


無疑,竊聽2在港產片中算不是不俗,但看慣了外國片的朋友或許還是再三考慮。



2011/08/21

Life in a day 一日人生


在香港,Life in a day 再一次只是在百老匯電影中心和IFC放映,而且還要是不定時放映幾場。原本想於8月初的時候在電影中心入場,結果電影中心所有場數爆滿,只好移師IFC,第一次在早幾星期前便買了戲飛。

這套是與Youtube合作的紀錄片,世界各地的人一同於2010年7月24日拍攝短片,並放上Youtbue參加這個名為「Life in a Day」的Project。然後,導演於4500小時的短片中剪出最後的94分鐘,把世界各地的同一天呈現在我們眼前。

透過這94分鐘的影片,我遊走於世界不同的地方,見證著一生也沒法接觸的人和他們的故事,而且所見的又是多麼的真實,真實得令人的情緒也被牽動,這是其他電影無法媲美。短短的一個半小時,我看到世界上不同地域鮮為人知的一面,了解異地的文化,也偷窺了別人的生活、情感。當中不少片段也令座位上的我很震撼,例如一段屠夫殺羊的片段,他先向羊的頭部「呯!呯!」開了兩槍,待羊掙扎了倒下之後,在用刀於牠的頭��開,任由鮮血不停地流出,對於他們這可能見怪不怪,但對我來說卻是可怕至極。

除了一些震撼的片段之外,當中也有不少普通人的故事,例如已經用了9年時間去單車環遊世界的韓國人(他最關心的始終是南北韓的問題)、阿富汗的攝影記者以另一角度介紹這個被標籤為「恐怖份子」集中地的地方(帶出了戰爭背後的反思)、媽媽患癌的一家等等,透過短短幾分鐘的片段把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都呈現出來,使我們於那個平行的交匯點相遇。

這電影的題材很闊、尺度也闊,但看出來沒有很混亂的感覺。正因為它的元素多變,即使沒有固定主題,我也看得津津有味,有些會心微笑、有些黯然神傷、有些拍案叫絕,有些笑得人仰馬翻……

而且片段當中穿插了幾條問題也挺有趣,例如:你的袋裡有什麼?你懼怕什麼?從這個小問題,我們已經可以小小地了解一個地方,一個文化。例如,比較富裕國家的人袋中有IPod,美國人口袋中有左輪手槍……

用94分鐘很微觀地看這個世界一次很值得,因為很多事我們只得很表面,我們知道美國有自由神像,但我們不知道一個美軍太太會悉心打扮,為的只是在Skype見她在外地打仗的丈夫,掛線以後更會傷心得落淚。遺憾的是還有有些地方太落後,沒有Internet,沒有Youtube,我們還是窺探不了。

2011/08/12

兩個老人


雖然上完實習已經一個星期,很多仍然處於重整的階段。

之前實習期間逢星期一至五,每天由九至六,完全沒有時間去處理多項事務、探望所有要探望的人。

「你每星期最少一次探望嫲嫲。」這是爸爸臨行前的交代。我答應了,卻只能於週末抽一點時間去老人院(平日下班的時候她已睡了),其實覺得有點那個。

今天吃過早餐,趁有一點時間,我便跟媽媽去探望嫲嫲。早兩天去到老人院時,嫲嫲已經熟睡了,我沒有吵醒她,只在她的床邊放下買給她的水果;幸好今天去到的時候,看見她坐在輪椅上,精神飽滿地等待午飯。

「你來了。」她跟我說。

今天她的樣子有點不同,右眼好像腫了,也小了(我不禁有點擔心又是中風之類的問題),而且行為舉止也與平日有點不同。當我跟她說話的時候,她突然拉起我的手,輕輕地吻了一下,我真的呆了。在我記憶中,嫲嫲好像沒有吻過我,手也沒有,然而她今天竟然在我毫不防備下吻了我。那感覺很特別,也真實……

探過嫲嫲以後,我隨著媽媽去鄰近的老人院探望公公。自從公公搬進老人院後,這只是我第二次去老人院探望他。

基於婆婆與公公的特殊關係,我一直對公公也沒有好印象,小時候也不多見公公。當公公因在街上摔倒而入了醫院,我也自覺沒有什麼感覺,就是不聞不問,連我也開始懷疑自己冷血。只是我看著我眼前瘦骨嶙峋的老人,即使沒有什麼感情基礎,我還是有點於心不忍、有點心痛。

「你認得她是誰嗎?」媽媽問躺在床上的老人。

我看見高大的他瑟縮在床上,連腿也伸不直,我問自己還能不聞不問多久?

老人回答了,他真的認得我。

那一刻又是多麼的諷刺,究竟我之前做了什麼呢?連他的兒女也能原諒他,我這個完全不生活在那空間的人是不是不應該執著什麼,始終他也受了應受的。

一個吻,一個記憶。

兩位老人,與及一個有點不惑的我,

2011/08/11

Nowhere Boy 約翰連儂:不羈前傳


這是一齣關於 John Lennon 成立 Beatles前的故事。

香港只得百老匯兩間戲院上映,其實令人頗為意外,所以最後去了闊別了N年的Palace IFC。看罷電影後,我心中泛起更多疑問。與The Tree of Life相比,Nowhere Boy明顯更適合香港觀眾,加上Beatles在香港應該還是有很多Fans,票房應該不算差(唯一問題只是外國在2009年已經上映),為什麼只得少數戲院上映?

對Beatles認識不深,對John Lennon的認識亦止於他是Beatles的成員,但是看完故事簡介已經決定入場。我很想了解這名音樂巨星的背後,究竟什麼因素驅使他成名,最後組成了瘋魔全球的Beatles。而且,雖然我一直不勤力對待我的結他,但對它還是有一種獨特的感覺,很想看看它大放異彩的片(理由有點牽強)。

Nowhere Boy是我近來入場的三套電影中看得最舒服的一齣,故事直接,節奏明快,然而劇情還是偏向薄弱。最失望的一刻是飾演John Lennon的Aaron Johnson在毫無預警時突然說他想組一隊band,就是之前劇情鋪排還不能令我覺得John Lennon對Rock and roll有無限的熱情,或是未能交代他想組一隊band的原因。

不過,電影中有幾段片段還是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段是John Lennon在他生母Julia Lenon家中練習五弦琴,John Lennon的靜態練習與旁邊人物不斷流動形成強烈對比,造成一種長時間訓練的感覺。雖然這是常見的拍攝手法,但仍是值得一讚,只是這約兩分鐘的片段不足以令我覺得John Lennon對音樂的熱愛會使他他日有此成就。

第二段是幾次演唱會,其實每次看電影也很喜歡看演唱會的片段,感覺很強烈。當然相比起Nana的演唱會,這套還是毫無疑問地比下去,只是看到他們夾band的興奮,為自己理想奮鬥的激昂,我還是覺得不錯。

最後一段是一開場的時候,John Lennon的老師兩次罵他是 nowhere boy,在碼頭找了份工已經是萬幸,遑論當什麼了不起的人。其實很多時候只要我們選擇一條非大路,我們都很容易被長輩看低,好像我們的人生一定要讀好書進大學做政府工才有出色。這樣倒模的人生我並不嚮往,做人還是應該依自己喜歡的路而行,當然成功的少失敗的多,但沒有試過又怎知不行?就是要仆倒,我們還是應該用最型格的姿態仆倒,好叫看到的人不敢說什麼……

當然這電影的主線提到John Lennon跟他生母Julia Lennon與撫養他成長的姨姨Mimi Smith的關係,錯中複雜,苦澀有淚。這不完全的家庭背景是John Lennon心中的刺,亦使他變成叛逆不羈的少年。可惜,當他們仨的關係好轉的時候,Julia Lennon卻因車禍喪生(記得戲院突然有「嘩」的一聲),但她的離世亦使John Lennon變得生性、踏實。人,還是經歷過磨練才能成長……


Tomorrow's Joe 鐵拳浪子



我解放了…


跟據自己的紀錄,在過去實習工作的兩個月我只看了三齣電影。對我看來說,我過去兩個月就像是沒營養的小孩,完全得不到電影的滋潤。正當我以為自己對看電影的熱情已稍為丟淡的時候,我這星期便一口氣看了三齣電影。


今天連續看了兩套電影。雖然已經十級疲勞,但是還決定先寫其中一篇的偽.影評:鐵拳浪子。


我是個很膚淺的人,進場的原因的確是山下智久。如果這電影不是由山下智久擔任男主角,我也肯定自己不會入場,其一我並沒有看過漫畫原著,其二漫畫改編電影通常都不太好看(我一想起死亡筆記就有點…)。


由於這是漫畫改篇電影,而我沒有看過原著,劇情上覺得有所不足都是正常。事實上,這類故事的方程式都是大同小異:主角於偶然情況下被同樣潦倒的過氣拳手發掘他的潛質,加以訓練,然後遇上了根本不同級數的超強宿敵。雖然主角與宿敵實力相差很遠,但經過主角的非人訓練之後,在最後一擊的時候主角把宿敵擊們了。


如果鐵拳浪子的劇情是這樣,我會大罵「垃圾」,這是非人性,這是英雄片,這是美國愛國電影最常有卻有最難頂的元素。


幸好,它不是。


主角於偶然情況下被同樣潦倒的過氣拳手發掘他的潛質,加以訓練,然後遇上了根本不同級數的超強宿敵。主角自然地想越級挑戰宿敵,宿敵如是。為了與主角一戰,宿敵不斷減磅,進行超級非人式特訓。最後,實力橫強的宿敵勝了比賽後,當場死亡(減磅過度加頭部受傷)……


雖然男主角是山下智久,而我入場也是因為他,但電影中給我最深印象的是飾演矢吹丈宿敵力石徹的伊勢谷友介(證明我膚淺得來還是有點內涵,嘻嘻)。他為了與山下智久一戰,不惜以地獄式的方法減磅,用十幾個暖爐圍著自己練拳、快要渴死也不喝水(原理是喝水會增磅)……而最後,他於比賽後死了(其中一個死因是過度減磅)。我首先想起的問題是:「究竟這值不值得?」在很多人眼中,即使為了什麼,賠上性命都是不值得。我基本上是贊成,只是我覺得如果有人真的這樣為目標而奮鬥,旁人根本不應該再加評論。我們認為不值得,也許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什麼比性命更重要的目標,也許我找到了那目標卻沒有決心實踐。當我看到原先是打最高級別的力石徹為了打敗矢吹丈而拼命減磅的時候,心中不禁很感動。再回想自己,即使我有了很清晰的目標,卻做不到力石徹的盡力。其實很多時候,我也很想努力一次,當作彌補以往的遺憾……


除了奮鬥與熱血,這電影也帶出了不少社會問題。山下智久住的屋宿區(就像是以前的臨屋)與繁華的城市只是一橋之隔,而面對城市的發展,屋宿區亦被逼清拆重建。雖然在城市規劃之下,我們很難再見到貧富相鄰(想起在圓方上的公共空間曾被地產商當成私人地方,我根本不相信半山的富豪們能容忍與窮人居住在同一條街道上),然而富者與貧者之間的問題卻依然存在。環顧現在香港,貧者遇到的問題與戲中無異,只是……電影中會有奇蹟,但我們的社會呢?

2011/08/08

The Tree of Life 生命樹


















由7月7日上映一個月之後,我終於成功入場看了這套 The Tree of Life了(我不知應從何說起,我之前跟這套電影的淵源,實在經歷多次改時才能成功入場)……


中國思想達人孔仲尼說:「未知生,焉知死」;生命樹說:「未知死,焉知生」。

這是一套由死到生的電影,故事以一個天主教家庭為背景,並以二兒子突然離開為序幕,帶出死亡的問題(或者可以說是苦難,但死亡更貼切)。Jessica Chastain飾演的媽媽傷心欲絕,問:「為什麼好人也要承擔這痛苦?」這個問題從亙古到現在都常被人類提問,卻從來沒有人懂得回答。然後,導演Terrence Malick花了幾分鐘(我也不肯定確實時間)以自然奇觀去表達約伯記38章(註:此章為神與約伯第一次對話,當中神告訴約伯祂在大自然的作為)。在未看之先,我已在大大小小的平台聽到別人說起這部份,大多數人甚至形容為看Discovery Channel,完全不明白發生什麼事。或者資深的基督徒能聯想起約伯記,資歷淺的基督徒又或是非基督徒也許會一頭霧水,但我認為也可以當成是生命的流動,就是與第一部分的主題互相呼應。不過看完之後,我才明白那部份並非用肉眼來觀賞的,而是那些以自然為材的空鏡只是給你時間思想第一部份的問題。

第三部份說述長大後的大兒子Sean Penn在社會上感到很迷失,他不斷尋找生命的答案,意圖解決他心中的結。鏡頭一轉,由大兒子的出生說起,再說回那家庭的故事,講述了那家庭的一些問題。故事從死回生,二兒子死亡時各人也顯得很傷心,但是在大家還在生存的時候又怎樣呢?雖然母親非常仁慈,給予兒子們無限家庭溫暖,但父親(Brad Pitt)是家中獨裁者,對兒子嚴格,卻又講一套做一套,甚至教導兒子如何在這世界中當一個「有成就」的人,令大兒子極度痛恨父親;兩個弟弟相繼出生,大兒子更於小時候開始妒忌他們,後來更傷害了一直信任他的二弟;大兒子成長以後,愈來愈反叛……最後,大兒子因感受到父親的愛而回轉,帶出了愛就是生存中最重要、最被重視的。


最後,導演安排了沙灘的一幕,塑造成天堂的感覺。他們與死去的家人重遇,看到Jessica Chastain重見二兒子時那喜悅的眼淚,那種感覺應該叫盼望。這回應了第一部份的問題,也許死亡是不被接受、是難過而沒有人能解開這謎,但是信神的人死後仍能重見,有一種叫盼望的元素在我們的生命中。

用了很多時間寫下對故事的理解,其實並不知道Terrence Malick的原意,這只是我和同行者看完電影後相討的結論,把它打出來,某程度為了方便自己再度整理這電影的中心思想。這套電影真的是異類非主流電影,無論拍攝手法、內容什麼什麼的,都不會是在香港受歡迎的類別,卻又成功於各大院線立足一個月之久,而且入場的人數亦不少。我在懷疑大家是因為聽見網上討論而挑逗起好奇心入場,或是想看看自己能否看得明白這電影而證明自己非普通族類而進場?我是一個思想很古怪的普通人,上述兩點皆為我進場之原因,再加上我很清楚如果不是進戲院看這電影的話,我這一生也沒有機會欣賞它,也未必能完完整整把它看完(看完之後更加證明自己思想正確),就是這三個原因把我推進電院中。

我覺得這電影不是不好看,它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如果你自認是思想非常有深度,亦是熟悉聖經的基督徒,你真的真的要趁它還有放映期的時候衝去看,因為這是為你這類人而製作的電影。在那138分鐘,一開始還算可以,但後半段的節奏依舊緩慢(就是別的電影用3-4秒去拍的定格,這邊可以用15-16秒),我險些昏迷,最後也只能用意志看下去,而且忘了自己轉換了多少次坐姿(應該選一些新式戲院看這電影,它佔用了超過1/12日,環境也許成為你對這電影評價之一)。看完之後,我真的有窒息的感覺,因為腦袋一邊思考,一邊要繼續追看劇情,對我的消耗太大。

不過,這電影的拍攝手法的確挺特別,而且有幾個片段也是令人挺深刻,如在說述大兒子成長的片段,對白幾乎沒有,然而卻拍得極具真實感,看了之後會心微笑,只可惜這種感覺並不常見。最後,不得不讚的是劇中的演員,演得出色,特別是演大兒子的Hunter McCracken(角色心理背景極為複雜,卻演得不錯,給力拍掌),整體而言,雖然富有意思,但表達得太含蓄,我這類普通人根本未能看通這電影,跟它亦只能一期一會。


最後,我忍不住要筆伐那天坐在我附近的夫婦(?),請求你們一個不要開場以後個多小時後仍然跟你手上的麥當勞纏綿,那個紙袋與你的手接觸時的聲音異常騷擾,加上你與艾瘋科亦打得火熱,甚至與它對話,其實對人極為騷擾;另一個則多次起身出去,來來回回,他媽的你們懂得看戲的禮義嗎?

2011/08/07

偽.影評的公告






早兩星期跟飲者外出工作的時候,我們有幸談到如何看電影。

「我沒有讀過電影,不懂把一堆堆的理論套用於其中,也不懂評論電影。」我無奈地說。

「每個人也懂得看電影,我們至少懂得評價那部電影好不好看。在好不好看的基礎下,我們才慢慢從不同角度研究電影。」飲者認真地回答。

我聽完之後,點點頭,示意明白。

直至現在的一刻,我仍不懂如何以專業角度切入電影分析;對於電影的理論,我仍然一竅不通,但是如飲者所言,每個人也懂得看電影,我也不例外。只是關於「偽.影評」這個分類,我自覺有必要在起初之先釐清定義,以免他日受到別人的指摘。我的「偽.影評」也許與那些專業影評家持相反意見,他們認為好看的我未必認同,他們看得明白的我或許不懂,因為我沒有專業知識,也沒有什麼訓練,有的只是對電影和文字的熱愛,所以決定在自己的世界上寫下自己的感覺,分享看法,就是看完電影時的一起聯想。

如果你想知道那電影好不好看,別只看我的影評,也請不要因為我的影評而左右你入場的決定,因為電影是私人的,而且當中也許只有我的得著。每一個人對同一部電影有不同的看法,也許被觸動,也許被觸怒,也許喜歡,也許討厭,這一切都與別人無關。不過,如果你是那班想於Yahoo!電影中看看別人的影評而不自覺地被那些亂發的廣告而激怒的人,卻又誤打誤撞地闖入這裡,我希望這裡能成為你新的流連場所,因為我也是這樣不專業。


2011/08/06

關於錯過…




我們想念,是因為我們錯過了。

對於錯過,我們不會感到陌生。假如我們有幸閱讀那本所謂的「生命冊」,「錯過」應該充斥在生命中的每一節。還在中學生的年代,我跟友人總是經常錯過慣常的那班列車,結果只能用少於七分鐘的時間,狂奔那原先要走十多分鐘的路;與別人相處的時候,我往往因各種原因與曾親近的人擦身而過,造成不能挽回的遺憾;在成長的路上,我曾因個人問題,被逼與理想道別,踏上了一條與想像迥然不同的路。錯過,成了我們每一段時間中最不受歡迎卻又最舉足輕重的配角,為我們的生活添上無限的變數。

當我還是初小的時候,全日制小學還未成為主流,每天只需上半日的課。由於父母一早上班上學而我讀下午校,我每天九時多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家中只剩下我一人(拜託大家別要以正義的語氣告訴我,獨留兒童在家是觸犯法例,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成長)。平常的日子,我起床後,大多都會待在家看卡通片,然後才徐徐地往住在附近的舅父那邊吃飯、做功課。然而,有一天,我在夢中隱隱地聽見了電話的鈴聲,那響聲聲音雖小卻富有真實感,使我在清醒與朦朧之間徘徊。直至一刻我突然醒了,才發現那真的是家中電話的鈴聲。我立刻起床,跑去父母的房拿起電話,迅速按接聽的鍵,卻只留下了「嘟嘟……」的掛線聲。我很清楚那是父母的來電,因為那時不是會談電話的歲月,因為那是父母偶爾致電回家叫我起床的時候……無論怎樣,我的確錯過了他們的電話。那時,流動電話尚未成為生活中的王道,人與人的通訊沒有這樣隨時隨地、隨心所欲。錯過了他們的電話是沒有辦法修正,我根本無從找到他們。

握著的電話再次響起,我立刻接聽,期待父母那熟悉的聲線:「喂?」

「咦,你起了身?剛剛你媽媽打來,說打不到給你,所以……」電話另一端傳來舅父的聲音,他確定了我的估計,的確是媽媽打來,然而確認以後改變不到事實,卻伴隨了傷感,我真的錯過了她的電話……

我記得掛線以後,我哭了。

今天回想起這件小時候的往事,剎是有趣卻又懷念。在這資訊與科技爆炸的年代,我們的生活模式、態度改變了,很多從前「錯過」的事情都能給快速修正。要是今天再錯過了一通電話,我已失去了從前那種遺憾的感覺,只是按一按撥號鍵便把事情解決,不再像當年的無助。或許我們偶爾仍為錯過的人和事感到難過,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對錯過的感覺已漸漸減少。

如果今天你為錯過了別人的電話而感到遺憾、痛心(當然不是那些因沒有接聽以後會導致金錢、利益的損失電話),我慶幸你找到生命中重要的人,他能把你帶回從前沒有科技橫行那真摯的感覺,這比當李嘉誠的兒子更值得欣喜(其實不是什麼好東西);如果今天有人因錯過了你的電話而遺憾,這是不可多得的幸福,因為有一個人能打破時空的限制與方便去著緊你,比一個送你二十卡鑽石的人更值得你去珍惜。

在沒有完全錯過之前懂得想念、懂得遺憾,那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醒覺,對你,與你著緊的人都是福份。要不是,那種想念只如重擔,對你根本無益,因為我們都改變不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