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6

《誰掉換了我的父親》、《爸媽不在家》:最溫柔的當頭棒喝

不知從何時開始,家長成為鎂光燈下的一群,被扣上諸如「怪獸家長」的稱號,經常上報。最近,《誰掉換了我的父親》與《爸媽不在家》這兩齣揚威不同頒獎禮的親情小品先後在香港上映。雖然故事、重點各有不同,卻不約而同地講到現代的親子關係,當中所提的特徵亦跟香港極為相近。

《誰》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他以兩家的孩子被掉換為開始,主線雖在於主角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的掙扎,但同時藉著兩位背景不一的父親,檢討怪獸家長式的管教,否定為了讓孩子入讀名牌小學,自小把他們送到面試補習班等的方式。至於,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爸》更是平淡,故事沒有高潮,寫實地交代了家庭聘請了外傭後,親子逐漸疏離的故事,對那些只顧工作,而把照顧的責任交給了外傭的父母,輕輕敲了警示的鐘。
(《誰掉換了我的父親》劇照)
電影中的親子困局並不是取材自香港,但我們並不陌生,放眼社會,例子比比皆是。近年,不少家長不斷「怪獸化」,擺錯側重點,與孩子的關係漸漸扭曲,正如屈穎妍在《怪獸家長》中說明「當今最難教的,是家長。」家長希望孩子品學兼優,多才多藝,本是正常,但問題在於這種風氣愈見病態。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筆下的第四代人泛指出生於1976至1990年間的孩子,但觀其分析,套用於九十後,甚至千禧年代出生的小孩亦非常合適。他提到上一代從競爭中取得成功,見證了當中的殘酷,加上社會不如以前開放,沒有所謂的「第二次機會」(工作以後,才正式選擇自己的專業),也不再接受late development。所以,上一代屏息以待,提早讓小孩接受競爭,一句「輸在起跑線上」,成了一眾家長們最惡毒的詛咒,家長只有無限催迫,不停要求他們上補習班,訓練他們擁有十八般武藝,正如《誰》中,良多要求六歲的兒子慶多(二宮慶多)參加面試補習班,彈琴也要達表演的程度。而且,正因為失去了Take 2的機會,小孩再沒有犯錯的空間,家長只好長期嚴密監視,做「跟得家長」,上大學都管接管送,惹來笑柄。
(《爸媽不在家》劇照)
另一方面,不少家庭為了減低經濟壓力,提高生活質素,雙親均外出工作,聘請外傭幫手打理家務。日子久了,甚至把照顧孩子的責任全託於外傭的手。香港中文大學曾於兩年前與香港亞太研究所做了有關「香港全職人士工作與家庭平衡」的調查,一半的受訪者認同工作佔用了本來想與家人度過的時間,甚至超過一半認同下班以後,疲倦得無法處理很多希望處理的事情,這正是不少香港家庭的寫照。工作佔據了不少父母的時間,減少親子相處的空間,小孩只得跟長期在家的外傭溝通。結果,他們與外傭相處的時間,比父母還要多,關係亦更親密,有時甚至引起如《爸》中,母親(楊雁雁)不自覺地嫉妒外傭(Angeli Bayani)與兒子家樂(許家樂)的問題,讓親子之間出現了無形的隔閡。
沒有人懷疑怪獸家長和雙職父母背後的用意不當,望子成龍、提高家庭生活質素,都是人之常情,亦沒有問題。只是長久而來,怪獸家長日日怪獸,天天強迫孩子進步;雙職父母長期忙碌,連跟孩子見面吃飯的時間也沒有,讓其他價值有意無意地取代親子關係,以致問題繁生。其實,小孩在乎的是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而不是父母花多少錢,讓他們學幾十種技術傍身,也不是家中的經濟環境如何傲視全班。最後,兩位導演不約而同地以電影的結局寫出解決之道:良多與慶多的一場深入對話,一個擁抱,又或父親(陳天文)與家樂只是簡單得一起戴著耳機聽音樂,父親(母親)學習分享孩子的生活,聆聽他們的說話,曾經鬧得很僵的關係,頓時不再存在藩籬。這對於工作繁忙而期望子女成才的家長來說,無疑是重要,也是最溫柔的當頭棒喝。

刊於《評台》

2013/12/14

當你選擇只選擇道德潔癖 -回應屈穎妍〈如果,孩子要一隻路姆西〉


路姆西被世紀一摘以後,紅遍香港,立刻斷貨。

路姆西是最惹港人反感的狼公仔,名字是粗口諧音,加上被示威者一丟,頓時形像化,一夜爆紅。結果,正職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籌款的路姆西,搖身一變,成為反政府象徵。然而,路姆西名字特殊,惹來衛道之士的批評,擔心熱潮教壞細路。

經過林慧思老師一事,香港人呈理了道德潔癖的形象。衛道之士針對老師說粗口,但從無考究箇中原因,擺出一副「因為講粗口,所以有問題」的立場。事件引起不少爭辯,不少報章、博客以筆回應,但是事情淡忘以後,社會依然維持潔癖水平。

這次,路姆西掀起熱潮,自然惹來爭議。然而,若以為路姆西爆紅,純粹因為其粗口諧音的名字,那未免將事情無限簡單化。路姆西非香港人自行更改的結晶,也早就登上宜家貨架,只是牠被人一摘梁振英後,才得到注目。所以,若然忽略了路姆西與政治氣候的莫大關係,硬要把牠置於低俗位置,是片面,也是無力的攻擊。

家長聽見孩子說粗口,當然生氣,但是只是針對行為上的問題,而沒有歸究前因後果,這片面的看法對孩子也同樣教壞細路。很多官員、行會成員西裝骨骨,說話斯文有禮,但是背後卻有僭建、囤地、醉駕、偷步賣樓。

如果,屈穎妍認為「假如有天這句粗言(老母X)出自你家孩子的口,請不要震怒,那是你丟那隻毛狼時種下的果。」那麼,當你選擇只選擇道德潔癖 ,同樣有一天,孩子帶來一個打扮整齊企理,西裝畢挺,滿口,但表裡不一的人時,請不要震怒,因為這是你教孩子看事片面化的後果。

刊於《評台》

2013/12/07

「馬國明」與「歐洲12國16天遊」的化學作用



最近,文化學者馬國明出版首本小說《歐洲12國16天遊》,透過故事,回望香港。聞說出版社印量很少,一書難求,預講也完結,特意周圍尋書。

不過,「馬國明」與「歐洲12國16天遊」合起來,倒是有點「化學作用」。

這也許不是新鮮事,在朋友面前說想看「馬國明」,引起的是朋友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一副「估你唔到」的神情,令我差點以為自己欠他幾十萬。一秒過後,朋友奸笑地問:「寫真集呀?」第一次聽,險些大笑噴飯,之後有了一點免疫。為免對方誤會我天天在家煲「on call 36」,我只好花上很長的篇幅,強調我說的「馬國明」是超級有名的文化人,而不是每天在「on call」拉著楊怡的馬國明。

近來,大家都在尋書。朋友告訴我在書店找「馬國明」時,換來店員的歧視。聽了以後,有一點無奈。雖然在廣大市民心中,「on call」的馬國明比文化人的馬國明更有名、更入屋,但是走入書店,就應該有所共識,尋書的人想找的是與書店更有關的馬國明。

除了作者品引起無限延伸後,「歐洲12國16天遊」同樣引起話題。今天,我在某大型書店找書時,憑著朋友的「貼士」,在放歐洲意大利什麼之類旅遊書書架找到這本《歐洲12國16天遊》。嗯,雖然小說以歐洲旅行團為背景,書名也與旅遊有關,但這三十多萬字、五百多頁的巨著怎看也不像是旅遊書。一間大型連鎖書店,負責排位、分類,又或是入貨的人是不是應該可以為書本放在一個比較合理的位置?


最後,忽發奇想,不知道有沒有人以為馬國明的《歐洲12國16天遊》,是「on call」馬國明帶粉絲遊歐洲的旅遊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