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5

The Words 文字慾 - 故事以後還是故事




初次看The Words Trailer 已經被深深吸引,那是一個關於作家,甚至藝術家的貪婪與死穴。

故事起初是著名作家 Clayton Hammond 的讀書會,他朗讀自己新出版的小說 The Words。那小說是關於一個寂寂無名的人 Rory Jansen,他希望成為一個作家,但作品多番投稿至不同出版社,無人問津。為了生活,他只好於出版社打工,期望機會。一次,他於一個在巴黎古董店買回來的二手公事包中,發現了一份古舊的稿件。Rory 被當中的文字吸引,並忍不住打入電腦,太太Dora 無意閱讀後支持丈夫投稿。稿件被接納,Rory 甚至獲得當年的小說獎項,從前不能出版的小說都一併推出,風頭一時無兩。忽然,有一個素未謀面的老人找上 Rory,跟他說了一個關於巴黎故事……

The Words 是編劇Brian Klugman Lee Sternthal 自編自導之作,更是他們首部執導作品,不難從情節方面看見他們所花的功夫。The Words 的電影與 Trailer 所帶出的信息不同,曾經以為當中著墨形容Rory的掙扎,以及老人對 Rory 的威脅,但是此等情節不多,淡化了老人自身對 Rory 的影響,反而成了一個催化劑讓 Rory 自我掙扎,繼而向太太與編輯自白。

Rory 是良心未泯的人,在太太對稿件的過份讚賞之前,他曾經期望但還沒有把稿件據為己有。後來,太太的讚賞讓他開始踏上錯誤的路,但出版以後的好評,其實並沒有讓他更為愉快。電影沒有太多空間給予 Bradley Cooper 發揮,關於Rory 的掙扎鏡頭很「外在」,低頭沉思,雙手掩頭,卻沒有內心的獨白。雖然這只是故事中的故事,但卻同時是電影主題,可惜營造不了深刻的效果。

無名老人的出現理應掀起高潮,Rory 盜用了讓他一生最痛苦時寫下的故事,但老人放棄了成為故事的主角,單純地把事情告訴了Rory。重點回到Rory 的那邊,他首先倒下,向太太和編輯自首。太太為了Rory 的錯失傷心,編輯一心想補救,老人卻說「算了」,三人迥然不同的反應完結了這口述小說,留下伏線,吸引書迷買書。大家為Hammond 的小說鼓掌,離開的時候,他繼續被中場時跟他傾談的妙齡少女 Daniella吸引。Daniella Hammond回到家,一老一嫩的配搭,用意在於 Daniella 不停地追問 Rory 的下場。Hammond 道出小說的結局,聰慧的Daniella 說她問Rory 真實的結局,簡單幾句,把 Rory Hammond 拉在一起,昭然若揭。

情節顯然花了心思,在尾段欲把兩段疑似沒有關聯的片段相扣,讓整件事情水落石出,然而聰明的橋段卻不能掩蓋中間情節流於表面的缺點。Rory 在電影中亦未能造於一種刻苦與懷才不遇的感覺,以致讓人覺得他於絕路才盜用手稿是無可奈何。

靈光一現,深刻不足。


2012/11/24

Life of Pi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從奇幻看真實



前言:筆者繼續捨棄3D而觀賞預設版,電影中的特技效果、3D技術將被擱於一旁,主力探討情節問題。



Life of Pi 改篇自加拿大籍作家 Yann Martel 的同名小說,小說於 2001 年出版,翌年贏得以英語創作的文學獎 The Man Booker Prize for Fiction2011 年,金像導演李安於印度開始拍攝此電影,並先後取景於台灣及加拿大,定於2012 年上映,Life of Pi 成為李安的首齣 3D 鉅作。

Life of Pi 的主角Pi,出生於印度,父親開設一間動物園。他自小對宗教擁有濃烈的興趣,同時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回教。有一天,父親決定全家移居至加拿大。他們一家四口攜帶動物園的動物一同乘船出發,在菲律賓附近遇上了風暴。Pi 與斑馬、紅毛猩猩、鬣狗與孟加拉虎最後同坐於一艘救生艇,首三隻動物先後離開,剩下 Pi 與孟加拉虎 Richard Parker 一同生活於海中。經歷了227天的漂流,最終漂至墨西哥,成功獲救。



奇幻故事

Life of Pi 打著「奇幻」的旗號,中文海報甚至以「奇幻,因相信而真實」作為宣傳口號。作為一齣海上歷奇的電影,Life of Pi 的情節並沒有太大的驚喜,與一般海難求生的故事無異。在寧靜的夜空下,整片海洋被水母染得螢光;在漂流時再遇上風暴,被吹走求生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希望下見到遠處的大船,卻看見它愈駛愈遠,心中絕望的感覺油然而生。

當然,相比其他海難後獨自求生,Pi 的遭遇更加坎坷,在求生艇中先後與鬣狗和孟加拉虎爭持。在電影中段,Pi 為了保命,每天要捉魚餵飽Richard Parker,免得自己成為牠的食物。

最後,Pi 亦成功訓練 Richard Parker,一人一虎在艇上共處。Pi的旅程很大程度因Richard Parker而變得奇幻,只是最後靠岸的時候,Richard Parker頭也不回地離開了Pi



真實故事

Life of Pi 一直播映至中後段,心中的感覺並不特別良好,暗忖若然這齣「神級」推介只著重於3D效果,未免有點名過於實。始終電影起初的說故事方式突兀非常,李安理應有更好的功力切入故事,而不需二名演員明刀明槍的對話為楔子。

不難相信電影的3D效果集中於Pi 登船之後,準備移居至加拿大至求生的部分,但電影的高潮並不是在Pi獲救以後頓時完結,而是在日本船公司的人探訪才正式開始。他們不相信Pi的奇幻故事,所以Pi只好再說出另一個相似的故事,只是這次故事中包含的不再是不同的動物,而是三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中的人。

那個作家聽罷兩個故事後,跟成年的Pi說的一番說話,把奇幻故事解開咒語,變回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Life of Pi 從此把層次昇華至另一個更高的層次,當然讓人了解以後流露無限的婉惜。

回想剛才漂流的片段,Pi 在夜空下在海中看見了媽媽的幻影,而沒有爸爸與哥哥,早已留了一條條伏線。這些未必顯著的伏線,在最後亦解釋得清楚。

當然,電影最著眼於的仍是Pi Richard Parker的對峙,最後的揭終留下了很多問號,讓觀眾思索。Pi 是他的本我,Richard Parker 是投射了邪惡因子的自己,整套電影其實是Pi的內心掙扎。Pi 對自己曾作的行為感到後悔,無法原諒,是故有一段長時間,Pi Richard Parker 相距一段距離,Pi 在自製的木伐上,而Richard Parker則留在救生艇中,甚至嘗試棄掉 Richard Parker 在海中。然而,Pi 臨崖勒馬。他沒有切斷他和Richard Parker的關聯,以一條繩子聯上木伐與求生艇,並不時回到求生艇上試探Richard Parker。他一方面害怕Richard Parker,一方面卻希望馴服牠。最後,在長期漂流,幾乎喪命的時候,Richard Parker被馴服,為Pi 帶來了一點力量,讓他成功登上墨西哥。登陸之後,Richard Parker 頭也不回的一刻,正式解放了Pi,他不再被過往的自己困住,選擇重新過自己的生活。

宗教在Life of Pi 亦佔有一點份量,Pi 愛好宗教,同時信奉三種宗教。在漂流的時候,Pi 遇上風浪,他叫Richard Parker看神的作為,但閃電忽爾裂天而降。Pi 發瘋地問神「為什麼要嚇Richard Parker?」,其實是他無力的天問「為什麼神要嚇我?」。推深一步,他問上帝為什麼容讓他有這樣的經歷,為什麼他在海上要幹了那一件讓他後悔的事。風浪平靜過後,他看著Richard Parker,但他顯然沒有從他同時信奉的宗教上得到什麼答案。



作家顏純鉤曾說「寫作的深度無非是社會性的深度、人性的深度、歷史的深度這些」,電影其實如是,而這次李安選擇了人性的深度,不是單以歷奇完結旅程。電影最後,Pi 問作家,他比較傾向那奇幻還是真實的故事。作家回答一句「前者」。意思甚豐的一條問題,值得細味。


2012/11/17

Alex Cross 神探追緝令


挾著全球最高收入小說作家 James Patterson 原創作品之名的 Alex Cross,電影顯然有點名過其實,甚至淪落至電視級數的電影。

沒有看過 Morgan Freeman 的同系列電影 Kiss the Girls 和 Along Came a Spider,也沒有讀過 James Patterson 的小說,只能單以 Alex Cross 評論。

Alex Cross 是擁有心理學博士學歷的警察,觀察入微。這次,Alex 遇上一個冷靜而變態的職業殺手 Picasso,一次行動破壞了 Picasso 的計劃,後來卻因估計失誤而令同事 Monica 與懷孕的太太 Maria 被殺。Alex 與拍檔 Tommy 誓要捕拿 Picasso 為大家的摯愛報仇。

電影的故事情節薄弱,塑造人物角色未如理想,讓 Alex Cross 慘成電視級數的作品。開場的一幕理應點題,讓觀眾了解 Alex 的強項,然而只流於一些追捕層面的畫面,失去了介紹 Alex 的好機會。

作為電影的高潮,Alex 與 Picasso 的對戰過於表面。Alex 在幾乎沒有運用心理知識跟 Picasso 角力,二人的對話好像意圖塑造角色的厲害,然而毫無說服力。他們的對戰沒有伏線,以致二人的鬥智彷彿變了一場口舌之爭。

電影的主題不清晰,中段開始 Alex 與 Picasso 不再單是正邪之爭,而是一場為愛人的復仇,甚至為此而知法犯法。若然這只是一套報仇電影,那麼強調 Alex 傷痛的力度便不夠;Tommy 雖然曾為 Monica 之死而傷心,但是當中只是輕輕描述,沒有因此而加強雙方的矛盾,這條支線變得虎頭蛇尾。

電影當中起初為了強調 Picasso 的冷血,在第一宗案件中加入了血腥場面,但Picasso 的形象並不需透過那幾幕營造。現在回想,使這幾幕的冷血並不必要,對後來劇情的推動亦沒有必要。

解謎部份是全劇的笑點,故作神秘,但毫無伏線,讓人哭笑不得。那場所謂的陰謀指得太單率,若然認真一點插入一些伏線,即使最後無奈,但總算合理,而不像現在好像被騙的人,最後被敷衍幾句便完場。

無話可說。

2012/11/16

Argo 救參任務


Ben Affleck 自導自演的 Argo 取材至 1979 年的伊朗人質事件。

1977 年起,伊朗爆發反親美國王禮薩·巴列維的運動,並擁戴伊斯蘭宗教領袖霍梅尼成為國家新領袖。巴列維在全國 12 個一城市進行軍事管制,數萬名示威者被打死,最終引起伊朗伊斯蘭革命。

1979 年,巴列維被逼出國,流亡長達 15 年的霍梅尼回國掌權,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同年10 月,巴列維去美國接受淋巴瘤治療,引起伊朗人民不滿而佔領大使館,扣留了 66 名美國外交官與平民,6 名使館人員逃脫,自此美伊斷交。

電影 Argo 以拯救那 6 名逃脫了的使館人員故事為藍圖。那 6 名使館人員一直躲於加拿大領事 Ken Taylor 的住所,但伊朗政府佔領了美國使館後,以童工拼貼所有以碎紙機的文件,發現大使館中有美國人逃脫,加上加拿大政府亦籲 Ken Taylor 不再收留任何美國人,美國中情局設法營救。營救專家 Tony Mendez 提出假扮加拿大電影製作隊,在德黑蘭安全把 6 個人帶回美國,而電影則以一套中東科技片 Argo 為劇本。

觀看電影以先,若能惡補這段關於美伊之間的歷史,必然能免除當中不少的問號。縱然電影開首幾分鐘,簡短介紹了歷史背景,但是那一刻在黑盒子的椅上或仍會一頭霧水。事件縱然發生在 24 年前,但在近十年中東與美國的政治形勢緊張時看這電影,它或許能牽動觀眾的情緒。

Argo 的背後衍生出很多枝節,這或者不是電影的主線,但說下去卻又值得留意。第一,伊朗群眾用了不足一小時成功佔領美國大使館,以致大部分秘密文件曝光,很大原因出了在某些美國軍人身上。電影提及一名美國軍人首領說明不能傷害任何伊朗群眾,以免引起更大的動亂,後來他主動走出使館,企圖跟伊朗人談道理,但迅即被群眾的槍指著,人民以他為人質逼使軍人開門,結果大使館被佔領。

第二,Tong Mendez 舌戰了整個中情局以後,決定以電影攝製隊身份拯救人質。在拯救之前,必須讓伊朗政府相信以取得拍攝批文,他找了荷里活的名導演與化妝師幫忙。他們三人明知這電影不能出品,甚至只能以「爛尾」為完結,賭上自己的名聲,但他們仍為計劃投放所有精神時間,由尋找劇本開始一絲不苟,設計海報、開設辦公室,甚至找演員聲演劇本辦記者會等。

第三,加拿大領事 Ken Taylor 在接到政府的指令,但跟太太商量以後,決定繼續收留那 6 名使館人員,賭上自己的生活。在整個營救的事情上,飾演了一個關鍵人物,以致那 6 名使館人員時寫了一條「Thank You Canada」的 Banner。另一個關鍵人物是 Ken Taylor 家中的伊朗籍女傭 Sahar。她細心發現了那 6 個人的可疑身份,但當她被伊朗革命軍以真主的名查問的時候,說謊存留他們的性命,換來自己的自責。

第四,當一切準備就緒,白宮忽然下令中斷計劃,Tony Mendez 無辦法說服他們,最後只得以一個電話告知上司,並繼續行動。Mendez 上司 O' Donnell 為了使 Mendez 與 6 名人質成功逃脫,在那一兩個小時花盡心力去說服各級官長,最後成功協助他們離開伊朗境內。

這幾幕或許不是電影最令人深刻的情節,但卻貫穿了整套電影,起了一陣陣火花。

若以電影的角度,Argo 成功塑造了緊張刺激的氣氛。即使電影院中的各人深信 Mendez 是成功營救那 6 個使館人員,而且有些情節是誇張得作為點綴,但是整體氣氛卻使人無法停下來喘息。除此之外,電影亦於多處加入了輕鬆幽默的氣氛,作為緩和,效果不錯。

Ben Affleck 飾演 Tong Mendez,整體感覺不錯,冷靜而聰明。當他走進加拿大大使館的時候,散發了一種穩重的感覺,作為嚇得變成驚弓之鳥的 6 名使館人員之首亦恰到好處。作為演員,Ben Affleck 的角色未必突出,卻是讓人驚喜。

現在無法弄清那 6名使館人員姓什名誰,但他們的樣貌與性格卻牢牢記得。有些以性格突出角色,有些則以樣貌,各有特色,不易混淆。縱然落墨於他們不算多,但考驗他們演技的場口亦不少,幾乎每次出場都是被恐懼情緒包圍,但卻要裝作冷靜。記得最後飛機起飛的一幕,幾個近鏡攝著他們那種緊張而又不敢頓時張揚的情緒,直至接到廣播時才敢與對方擁抱的釋懷,演得不錯。

若仍要挑出電影需要改善之處,或許在介紹背景的時候可以再精簡一點,以及人質事件發生以後,鏡頭不斷於幾個美國政府的部門跳躍,一時之間有點混亂。另外,那 6 名使館人員的心理關口或會再多落墨,說述他們那一段長時間不見天日的生活對他們的影響,或許再能把氣氛再推上一層。

電影最後以劇照與歷史照片並列,當中像真度幾高,完場後引起觀眾的一番討論「呢個幾似,呢個麻麻」。作為一個結尾,電影真的頗為成功。

總括而言,緊張刺激,卻又讓人心酸。完場後,或許引起很多關於政治與歷史的問題。

在那 6 名使館人員回到美國後一年,在 1981 年 1 月 20日60多名美國使館人質被釋放,事件長達 444 天。

2012/11/06

談.小香港人的勞力何價


前言:
這一件事談起來有點吊詭。事緣一星期沒有更新部落格,坐巴士回家時想了題目,磨拳擦掌,準備在睡前寫篇小文。結果職業病作崇,然後神推鬼磨地於網絡上發現了有兩篇文在十月先後刊於輔仁媒體。嗯,我知道自己曾把文章寄出,但我不知道原來已經刊登了。


談.小香港人的勞力何價

重陽節在家中花了幾小時翻閱上期(2293期)明報周刊,不禁被封面專題「勞力何價」的題目深深吸引。香港向來是以經濟金錢掛帥的商業社會,勞動階層在小城一直得不到應有的福利,偶爾發起的罷工行動甚至惹人詬病,幾乎沒有太多人願意花時間了解在社會生活卑微的一群。專題由於最低工資委員將於明年五月調整最低工資水平至三十元而生,以兩元的升幅為觸發點探討勞動工人在香港的生活。記者走訪不同行業的勞工階層,專訪了廁所與街道清潔工、送水員、地盤工人和果欄苦力,透過採訪與觀察把這班一直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勞動人士的故事娓娓道來。

對於勞動階層,我們並不會陌生。經過公廁時偶爾瞧見清潔工坐在門口的陰涼處、在街上閒逛或會遇上穿著食物環境生署反光衣的清道夫推著一架放了掃帚幾個黑色大垃圾袋的手推車、穿著制服的送水員一個站在停泊在街道一旁的大貨車上一個站在路上迅速地上貨下貨,或是工地附近看見那些褲腳和工作鞋上沾滿顏色不一污泥的工人在茶餐廳中對著是日午餐狼吞虎嚥。他們長期跟我們生活在同一空間中,默默為城市付出,只是我們習慣輕視他們的存在,就如馬國明在〈香港社會的小人物〉中提到「在香港的歷史裡充滿各式各樣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他們的貢獻豐富了香港的生活之餘,卻一直被忽視。」近年市民也許只在調整最低工資水平的時候,才把眼球再次注視他們,然而這種注視的背後伴隨而來的還有通脹物價騰貴的壓力與怨言,甚至覺得勞動工作的時薪不應高達三十元。也許市民長年被財團的花言巧語所蒙蔽,深信這班勞動階層是最低工資的受益人,是政策的提倡者,而物價通脹是他們要求下的結果,所以某些公司立刻發出加價警告,市民看在眼內認為是合理的做法把責任推給一班無財無勢的低下階層。最低工資無疑不合乎經濟學家的理論,甚至有人相信這是百物騰貴的罪魁禍首,然而當我們花一點時候了解這班所謂最低工資得益者的一天以後,應該沒有人認為時薪二十八元或三十元是不值得的回報,甚至遑論有人提出「二十元最低工資論」的非人建議。

在專題中送水員談到為了遷就交通情況往往提早半小時開工,午飯亦由一小時縮短至二十分鐘,每天送出八百幾樽水至不同地點,換來的卻是公司的欺壓。集團最近錄得近600億元的利潤,員工加薪卻忽爾變成複雜的數字遊戲,最後被集團誇大了加薪幅度藉以消除外界的疑慮了事.最近集團甚至計劃把服務全面外判,企圖把員工變成自僱人士,以此節省一筆強積金供款與其他福利。地盤工人的待遇普遍更加堪虞,「大細糧」(合約上填數的薪金比實際的低)和假自僱的風氣在行內盛行,為的又是強積金供款的問題,而且刻意隱瞞工傷數字,這種勞資關係的變質在社會俯拾皆是,特別是為富者對勞動階層的剝削,以致貧富懸殊的加劇。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的結果,香港的堅尼系數是40年的新高達至0.537,已經遠遠越過 0.4 的警戒線。政府在信奉自由經濟的原則下繼續對實況視而不見,任由無良僱主於灰色地帶欺詐勞工階層,原為基層爭取福利的制度在擅於玩弄法律條文的財團下名存實亡。在報導當中,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亦提到在興建香港國際機場的時候,四十九名工人喪生,七千多名工人受傷。這兩組數字在這發展迅速經常有大型基建開動的城市來說,未免讓人難以接受,更甚的是現在不少公司根本沒有借故鑑今,在判上判的情況下有些工人開工時更加欠缺安全措施的保護,連一根安全帶也不被分配。在白領悠然自得於長年空調開放的辦公室工作,一直堅信香港的安全標準文明程度比國內高出幾千百倍時,在這些被訪者眼中或許兩地只是鳳梨與菠蘿的差別,沒有什麼值得比較。基層發展中心組織者伍建榮在訪問中表示擔心「很多工友沒有權益意識,或為了得到工作無奈簽署不公平合約」,那些權益意識應該如何在維生與公平取捨,也許這條問題沒有人願意誠實作答 。

當我一邊閱讀這專題,我不禁想起年前看過的繪本《小香港人》。插畫者高文灝(阿高)以細膩的觀察與獨特的畫風配以簡短的文字與圖畫畫出他心目中的小香港人,正如可洛在〈從小出發,著眼於人〉中所說「小香港人未必有錢,未必美麗,有時甚至騎呢到暈,但他們都卑微而善良,由這些人組成的小香港,其實就是你和我活在其中,也有份的真實的香港。」繪本中提到幾十個不同的小香港人,當中不乏專題所談及的人,阿高在繪畫所長的一頁輕輕加上「事關別人的大小,駐守國金,全年無休」十五個文字結合的一句很短看起來卻沉重,也有一個拿著塑膠鉗的清潔工人正挾著垃圾,附帶一句「捉到你喇,睇你仲走得去邊」,彷如剛才在街上遇到的清潔工一樣。數到讓人無奈的一頁也許是形容一個手執幾個背著幾個大袋的大力士,阿高故作興奮地論到「經過多年苦忍,在最低工資運動會,奪得一小時28金,為港爭光!」句子中流露了作者對貧苦的階層的關愛與對現實的無奈,這28元一小時真的是長期抗戰的結果,他們爭取合理的生活水平需要別人的批准。

香港市民很容易認為勞工階層的苦況絕大部份來自僱主與財團的剝削。這班在馬克思主義中的布爾喬亞(bourgeoisie)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不惜壓榨勞工的薪金,然後在電視機上說著「自己也工作十多年才首次置業」的話,絲毫不記念這班勞工的付出。市民當然可以把勞工階層現況的責任完全歸咎於資產階級,反正他們的所作所為一向在日光之下被眾人所指責,而事實上亦責無旁貸,但無奈的是專題中最發人深省的一部分不是針對那班少數的布爾喬亞,而是對著大多數的市民說的一番話。未知這是否記者的刻意描寫,但幾乎每個受訪者都不約而同地提及普羅大眾對他們的影響,看到的時候不禁低頭思想自己是否他們口中所提及的一員。記者在總結中提到這班受訪者對自己人工多少並沒有怨言,反倒是對市民的人情冷暖卻異常敏感。清潔工被市民看不起,連社會另一被視為低下階層的小販也對他們呼呼喝喝,有店主甚至特意把垃圾放在門口粗聲命令清潔工掃走;地盤工人下班換上衣服後仍難掩其汗味,地鐵上受盡別人的白眼,這些生活小事看起來平常不過,我們有時候甚至擔綱演出,但是這班沉默者卻在我們未必為意的情況下受盡了我們的歧視目光。當我們理所當然地把他們的苦況當成是無良僱主在經濟上的剝削後產物,忽略了大眾給予他們的社會歧視在他們眼中往往比僱主的欺壓更為致命,讓自己一方面站在正義的一方以完美的姿態指摘刻薄的老闆,一方面繼續以這些有形無形的白眼招呼勞工階層,形成最大的諷刺深深烙在他們的心上。

專題之中攝影師特意拍攝了幾位受訪者的手,那是一雙雙膚色介乎黑灰色與棕褐色之間,手上佈滿大小不一的斑點,皮膚粗糙,指甲圍滿了黑邊,掌上有洗不去的深灰色老繭的手。他們雙手是這些年來他們為城市所付出勞力的最佳証明,只是我們大多人視他們的辛勞如應份。我們也許無法在制度與經濟上扶助勞工的一群,但至少我們能張眼看見他們為城市所付出的一切,尊重這班城市繁榮背後的功臣。

當我仔細看畢這篇專題,讚嘆記者筆觸的細膩後還沒有消化心中的思緒,再往後一頁翻去又是一件件動輒上萬元的衣服介紹,彷彿剛才只是花了時間消費了那班低下階層的苦況,當作對時下社會的丁點了解而沒有什麼實質的改變,就如那個「映香港攝影比賽」,拍攝城中窮人的照片以贏得兩萬元的獎金。這個城市依然畸型,各人繼續以別人慘況成就自己,就如那班無良商人壓榨低下階層,然後自己肚滿腸肥的情況無異。或許我們可以繼續說服自己說這些事例只是冰山一角,但如馬國明曾提到「小人物是社會的大多數,大人物反而只是社會的一小撮。既然是社會的大多數,小人物的故事更能道出一個社會的真諦。」從小觀之,以最低層的人物窺探社會,然後發現我們其實亦如專題與書中的人物一樣是一個平凡的小香港人,過著一樣營營役役的日子,只是我們比較幸運一點。或許我們應以阿高繪畫《小香港人》的願望「讓讀者多留意身邊的人,或更進一步,主動認識他們的生活」為終極目標,而不單止單單消費這些專題。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2/10/29/2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