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7

《飢餓遊戲 :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沒有抗爭,哪有改變



去年,Suzanne Marie的小說《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初登大銀幕,叫好叫座;今年,第二集《飢餓遊戲:星火燎原》(下稱《飢餓遊戲 2》)登場,繼續以一場飢餓遊戲為主線。一直以來,對《飢餓遊戲》的說法很多,不少人以政治、宗教角度解讀故事。這一集,焦點從遊戲推至背後的權力核心,意識形態的紋路開始愈見清晰,無法不讓人拉至政治層次解讀。
《飢餓遊戲》講述虛構的政權,為了懲罰以前的叛亂而設計了飢餓遊戲。都城以外的十二個區域,每年需要派出貢品(一對年輕男女參賽)參賽,互相廝殺,最後的倖存者則算勝利。第一集,來自第十二區的主角Katniss (Jennifer Lawrence)與Peeta(Josh Hutcherson)破天荒二人勝出遊戲終結。 這一集,他們進行勝利巡遊時,發現各區燃起反對都城的慾望,叛亂開始發生,並以Katniss為希望的象徵,惹來總統Coriolanus (Donald Sutherland)的注意,與新的遊戲設計師Plutarch (Philip Seymour Hoffman)企圖以一場優勝者的飢餓遊戲借刀殺人 。
面對不公的強權,各人的反應不同。第一集,貢品們雖然不滿,但無奈遵從;這一集,他們表達了對比賽的不滿,並手挽手表示決心。電影中,談及一個逐漸醒覺的社會,描述了幾類不同的人,與今天香港的情況不謀而合。
第一類人,他們不滿政權,卻選擇隨著信念而行,作出抗爭。他們明白抗爭的艱鉅,但亦相信沒有抗爭,根本無法改變現況,所以不惜寧願以身犯險,換一次改變的機會,如電影中的Finnick (Sam Claflin)與Johanna(Jena Malone),認清目標,不惜犧牲。
第二類人,他們同樣不滿政權,口中或有怨言,卻不落地實行。雖然情況不利,但他們仍有喘息的空間,而且不相信反抗的力量。經過有限度的反對後,最終逗留體制之內,依舊生活。這有如第一、二區的貢品,他們不想比賽,但是實力較為強勁。所以,挽手表示不滿以後,回到賽場,頓時嗜血,敵我分明,務求盡快殺死對手,結束比賽 。
第三類人則是一班看似與事情無關的人,他們不是權力的核心,只是一班旁觀者。他們人數多,不發聲,而且因為問題與他們沒有直接的關係,不曾發現問題的存正。這正是一班都城的市民,窮奢極侈,打扮華麗,看貢品廝殺為樂。雖然曾經不捨得Katniss參加比賽,而發出短暫取消的要求,但更多的時間歸於沉默。
這幾類人,隨街可見,正如香港電視發牌事件,一晚旋即有四十多萬人讚好關心事件的Facebook Page,但是在周日的集會出席的卻只有十二萬人。很多人罵政府處理失當,覺得發牌不公,願意站出來,在政總集會,但更多人自覺無權無力,回到生活,放棄抗爭,學習接受,未能爭取便宣告結束。然而,最多的仍是一班所謂的「沉默的大多數」,他們不察覺問題的所在,有的真心覺得市民不應該經常反對政府,而且已經多發兩個免費牌照,不應為一間公司不獲發牌照而大吵大罵。正正反映現實,電影讓人看得投入的同時,亦都讓人不禁心痛。
然而,電影中最讓人扎心的一幕,來自總統Coriolanus與 Plutarch的一番話。總統面對眾貢品挽手表達不滿,但他們隨即明言「今晚他們依然手挽手,但是到了賽場,還是毫不留情地殺死對方。」這一句說明了:在高位的,面對一班群眾聲嘶力竭地聲討,依然氣定神閒,而且再三挑戰,正正看中各人說得如何冠冕堂皇,轉身便各回其位,繼續生活。這是一個提醒,當政權不怕遊行、示威,懶理數以萬計市民上街,不作任何改變,原因是看穿遊行以後,各人便會回到原位。直至,有人違反體制中的日常,才能引起真正注意,惹來建制人士一絲的留意,正如戴耀庭提倡的佔領中環。
離開電影院以後,不斷回想電影。有些人不滿,但最後自覺地回到「正軌」,繼續尋求生路;有些人寧願犧牲,也要堅持,為的是更美好的將來;有些人不自覺,或自覺地選擇沉默,最終卻成了幫兇。嘗試抗爭,看似困難,但正如電影的標題 ── 星光燎原,這是民眾的力量。這一集顯然為下一集鋪路,期待下一集的同時,亦期望社會的下一頁。

刊於《評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