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8

The Tree of Life 生命樹


















由7月7日上映一個月之後,我終於成功入場看了這套 The Tree of Life了(我不知應從何說起,我之前跟這套電影的淵源,實在經歷多次改時才能成功入場)……


中國思想達人孔仲尼說:「未知生,焉知死」;生命樹說:「未知死,焉知生」。

這是一套由死到生的電影,故事以一個天主教家庭為背景,並以二兒子突然離開為序幕,帶出死亡的問題(或者可以說是苦難,但死亡更貼切)。Jessica Chastain飾演的媽媽傷心欲絕,問:「為什麼好人也要承擔這痛苦?」這個問題從亙古到現在都常被人類提問,卻從來沒有人懂得回答。然後,導演Terrence Malick花了幾分鐘(我也不肯定確實時間)以自然奇觀去表達約伯記38章(註:此章為神與約伯第一次對話,當中神告訴約伯祂在大自然的作為)。在未看之先,我已在大大小小的平台聽到別人說起這部份,大多數人甚至形容為看Discovery Channel,完全不明白發生什麼事。或者資深的基督徒能聯想起約伯記,資歷淺的基督徒又或是非基督徒也許會一頭霧水,但我認為也可以當成是生命的流動,就是與第一部分的主題互相呼應。不過看完之後,我才明白那部份並非用肉眼來觀賞的,而是那些以自然為材的空鏡只是給你時間思想第一部份的問題。

第三部份說述長大後的大兒子Sean Penn在社會上感到很迷失,他不斷尋找生命的答案,意圖解決他心中的結。鏡頭一轉,由大兒子的出生說起,再說回那家庭的故事,講述了那家庭的一些問題。故事從死回生,二兒子死亡時各人也顯得很傷心,但是在大家還在生存的時候又怎樣呢?雖然母親非常仁慈,給予兒子們無限家庭溫暖,但父親(Brad Pitt)是家中獨裁者,對兒子嚴格,卻又講一套做一套,甚至教導兒子如何在這世界中當一個「有成就」的人,令大兒子極度痛恨父親;兩個弟弟相繼出生,大兒子更於小時候開始妒忌他們,後來更傷害了一直信任他的二弟;大兒子成長以後,愈來愈反叛……最後,大兒子因感受到父親的愛而回轉,帶出了愛就是生存中最重要、最被重視的。


最後,導演安排了沙灘的一幕,塑造成天堂的感覺。他們與死去的家人重遇,看到Jessica Chastain重見二兒子時那喜悅的眼淚,那種感覺應該叫盼望。這回應了第一部份的問題,也許死亡是不被接受、是難過而沒有人能解開這謎,但是信神的人死後仍能重見,有一種叫盼望的元素在我們的生命中。

用了很多時間寫下對故事的理解,其實並不知道Terrence Malick的原意,這只是我和同行者看完電影後相討的結論,把它打出來,某程度為了方便自己再度整理這電影的中心思想。這套電影真的是異類非主流電影,無論拍攝手法、內容什麼什麼的,都不會是在香港受歡迎的類別,卻又成功於各大院線立足一個月之久,而且入場的人數亦不少。我在懷疑大家是因為聽見網上討論而挑逗起好奇心入場,或是想看看自己能否看得明白這電影而證明自己非普通族類而進場?我是一個思想很古怪的普通人,上述兩點皆為我進場之原因,再加上我很清楚如果不是進戲院看這電影的話,我這一生也沒有機會欣賞它,也未必能完完整整把它看完(看完之後更加證明自己思想正確),就是這三個原因把我推進電院中。

我覺得這電影不是不好看,它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如果你自認是思想非常有深度,亦是熟悉聖經的基督徒,你真的真的要趁它還有放映期的時候衝去看,因為這是為你這類人而製作的電影。在那138分鐘,一開始還算可以,但後半段的節奏依舊緩慢(就是別的電影用3-4秒去拍的定格,這邊可以用15-16秒),我險些昏迷,最後也只能用意志看下去,而且忘了自己轉換了多少次坐姿(應該選一些新式戲院看這電影,它佔用了超過1/12日,環境也許成為你對這電影評價之一)。看完之後,我真的有窒息的感覺,因為腦袋一邊思考,一邊要繼續追看劇情,對我的消耗太大。

不過,這電影的拍攝手法的確挺特別,而且有幾個片段也是令人挺深刻,如在說述大兒子成長的片段,對白幾乎沒有,然而卻拍得極具真實感,看了之後會心微笑,只可惜這種感覺並不常見。最後,不得不讚的是劇中的演員,演得出色,特別是演大兒子的Hunter McCracken(角色心理背景極為複雜,卻演得不錯,給力拍掌),整體而言,雖然富有意思,但表達得太含蓄,我這類普通人根本未能看通這電影,跟它亦只能一期一會。


最後,我忍不住要筆伐那天坐在我附近的夫婦(?),請求你們一個不要開場以後個多小時後仍然跟你手上的麥當勞纏綿,那個紙袋與你的手接觸時的聲音異常騷擾,加上你與艾瘋科亦打得火熱,甚至與它對話,其實對人極為騷擾;另一個則多次起身出去,來來回回,他媽的你們懂得看戲的禮義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